龙岩:法官进村居 巧解“千千结”
2025-06-16 10:35:3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6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苏依婕 通讯员 林泳 陈倩) 抱上案卷、背着法徽……不久前,漳平法院村居法官郑姗和书记员将法庭“搬到”溪南镇碧潭村茶农老张家中。 原来,老张因摔断了腿,没法照料借钱承包的茶山,一时间失去经济来源。债主却在这时将老张告上法庭,要求还款。法官及时上门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和解协议,帮老张了结一桩烦心事。 从案头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从“坐堂问案”到上门解纷、巡回审判,如今,法官的身影在龙岩村居一线时常可见。 2023年以来,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实施“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机制,361名法官(法官助理)挂钩全市133个镇(街)的1955个村(居),在全国率先实现村居法官服务市域全覆盖,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靠前服务 上门解纷 “邻居堵了我家的排水沟,我要告他!”3月初,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平在村村民林某龙激动地找到挂钩村居法官、坎市法庭负责人江晓冬求助。 江晓冬与同事赶到村里一看,发现林某龙与哥哥林某峰是邻居,双方共用一条近50厘米宽的排水沟。因常年排水杂物堆积,林某峰便对排水沟进行水泥硬化,硬化后的排水沟高于弟弟家的排水管口,导致其房屋排水困难。 “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操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江晓冬结合客家家训引导兄弟俩换位思考,又从法理角度告知双方应给予邻居通风、排水等必要的方便,并找来村干部、泥瓦匠,现场敲定解决排水问题的施工方案,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兄弟情谊也得以修复。 类似的案子,在江晓冬的村居法官工作手册中并不鲜见。“农村邻里纠纷不少,但小案不能小办。”挂钩村居以来,江晓冬和同事更加忙碌了,隔三岔五进村居开展解纷工作已成常态,也对调解工作颇有心得。她在手册上写道:要主动沉下身子,做草鞋法官,一口一口啃掉硬骨头。 “到一线去才切身感受到,法官不仅要懂法律,还要懂基本常识和风俗人情,用群众听得懂的话释法说理。”江晓冬说,身处客家人聚集地,法官深入基层时常常将客家祖训家规蕴含的“和贵、规矩、向善、崇法”文化融入调解工作。 “以前,群众遇到纠纷时普遍不知找谁、不敢找法、不会用法,常依赖宗族调解或私人解决。而现在,越来越多群众选择找家门口的村居法官。”龙岩中院立案庭庭长马传科告诉记者,2024年,龙岩法院系统通过多元解纷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9751件,同比增长133.47%。 多方联动 协同共治 当汽车销售企业代表在置换协议上签下名字,杨先生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多亏魏法官来回协调,不然这车真换不下来!” 这场持续数月的汽车消费纠纷要从年初说起。杨先生经朋友介绍,向某汽车销售企业购买了一辆标价15万元的新车,却在首次保养时发现,车辆曾更换过转向机总成。杨先生气愤地找到汽车销售企业讨要说法。对方辩称,因车辆在运输途中磕碰而更换原厂配件,不影响使用,且已告知介绍人。 投诉无果后,杨先生来到新罗区法院“和汽”行业村居法官工作室求助。龙门法庭庭长、村居法官魏国才了解具体情况后,迅速联系市场监管所、汽车销售行业商会专家展开调解。 “更换转向机属于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信息,销售企业未直接告知杨先生,已构成信息披露瑕疵。”调解现场,魏国才指出,所谓的“间接告知”在法律上站不住脚。 一旁的资深汽车维修专家指着维修痕迹照片补充道:转向机总成更换需拆卸多部件,属于重大维修,未书面告知消费者涉嫌消费欺诈。 在三次调解中,“和汽”调解团队不仅从法律角度分析案情,也设身处地为双方剖析利弊。 “打官司耗时耗力,置换新车或许能更高效解决问题。”“和汽”调解团队考虑到车辆使用时间短,且企业存在欺诈嫌疑,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依法需要“退一赔三”,还会影响信誉,便引导双方达成和解。最终企业以原价回收旧车,杨先生补5万元换购价值20万元的新款轿车,纠纷得以化解。 作为龙岩家用汽车市场集中地,龙门法庭辖区有50余家汽车经销4S店,汽车消费交易量大、纠纷较为集中。魏国才介绍,“和汽”行业村居法官工作室靠前驻点提供司法服务,并联合市场监管、行业协会、司法所等力量联动解纷,形成“司法+行政+行业”共治模式,至今已成功化解汽车消费纠纷1600余起。 “村居法官深入基层,绝不是单打独斗。”龙岩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郭盛元说,全市村居法官联动多元力量,已创建了67个代表委员调解工作室、83个行业部门特色调解室,总结出“法官+代表委员”“法庭+理事公”等联动解纷模式。 办理一案 治理一片 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至上杭县南阳镇射山村。“村居法官指导我们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彩礼不超过5万元。这种观念被越来越多村民接受。”村党支部书记曹燕翔看见记者,笑着分享道。 这一变化,始于上杭法院村居法官、时任才溪法庭庭长张静审理的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 2021年11月,罗某、曹某按当地习俗订婚并立下婚书,议定彩礼298999元。隔年,两人举行婚礼后分居两地,曹某迟迟不愿与罗某领结婚证,并多次向罗某索要财物。 “这么久不领结婚证,你们这是骗婚!”罗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曹某返还彩礼。2023年3月,上杭法院立案。 张静清晰地记得,双方当事人针对彩礼是否返还、返还多少的问题争吵不休,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作为承办法官,张静认为,该案中双方没有登记结婚,彩礼应当返还。具体返还比例依据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进行综合认定。调解无果后,上杭法院依法判决曹某返还彩礼20万元。 案子结了,但法院的工作并未结束。 “高额彩礼不仅加重家庭负担,还会助长攀比之风。”张静告诉记者,龙岩作为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自古重视婚嫁风俗,有些地方盛行高额彩礼,也由此引发不少纠纷。为此,上杭法院向南阳镇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村规民约。 如何让彩礼回归于“礼”? 在上杭法院才溪法庭,村居法官进村入户调查乡风民俗、村情民意,共指导46个村将“倡导聘金彩礼不超过5万元,随礼不超过300元”纳入到村规民约中,助力乡村移风易俗。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聚焦农村多发易发纠纷,龙岩市村居法官靠前指导494个村居完善村规民约,并通过“村居法官说案例”等普法形式,推动村规民约入脑入心。 探索还在继续。去年以来,龙岩中院先后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村居法官工作规范,推进“一村居一法官”品牌提升行动。“传承红色司法基因,聚焦‘抓前端’‘治未病’,我们正进一步为法官进村居明职责、划边界,努力提升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质效。”龙岩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明聪说。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