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鹭岛名医两度西征 为西北旱塬种下“健康种子”
www.fjsen.com 2025-07-01 09:42:08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张丹彤工作中。

东南网7月1日报道(本网记者 夏菁 )

山海虽远,协作连心。当东南沿海厦门鼓浪屿的浪声与西北旱塬宁夏海原黄土坡的风声遥相呼应,东西部协作政策为两地架起医疗帮扶的 “连心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专家张丹彤两次主动请缨,跨越2000公里的距离,将沿海医疗智慧深植西北大地,书写闽宁协作中动人的“生命契约”。

两次主动请缨,扎根旱塬破难局

2019年7月,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健康帮扶”号召,张丹彤主动请缨,带队参加宁夏海原的支医帮扶工作。作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五批对口帮扶宁夏海原医疗队队长,同时挂职海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他带领10名医疗专家队员,踏上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

从东南沿海深入黄土高原,对张丹彤而言是一场“硬仗”。初到海原,干燥的气候让他鼻子频繁出血,稍高的海拔导致头晕恶心,语言不通、饮食不适等问题更是接踵而至。门诊中,患者用方言询问“在哪里挂药”,张丹彤一头雾水,直到导诊志愿者帮忙才明白是“在哪里输液、挂瓶”,这样的无奈场景让他心急如焚。

然而,困难并未吓倒张丹彤。听不懂方言,他就反复询问或寻求帮助;努力适应当地的水质和饮食习惯;队员们睡眠不好,他组织大家调整作息规律、合理用药。“既然来了,就得扎下根!”他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咬牙克服着一切困难。在这一年的帮扶工作中,张丹彤带领医疗队脚踏实地,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海原县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与赞扬。

image.png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派驻专家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

因熟悉海原环境、人员及工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2024年6月,张丹彤再次主动报名,带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组团式” 帮扶团队重返海原,这一次,他不仅是医疗队队长,还肩负起海原县人民医院院长的重任。

多管齐下,培育本土医疗人才

重返海原后,张丹彤深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重点在于培养本地人才。为此,他构建起一套多维度培育体系。

他深化“师带徒”机制,要求每位帮扶专家至少带教3名本地骨干,11位专家共带教33名徒弟。海原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生张芬就是其中之一。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帮扶专家刘鹭鹏的指导下,通过 “示范-指导 -独立”的三阶段教学模式,经过100余例操作实践,张芬已从内镜操控生疏成长为能独立完成胃肠镜检查的专业医生。

image.png

查房

同时,海原县人民医院先后选派43名本院骨干赴对口帮扶医院跟岗进修,柔性引进区内7名知名专家,短期邀请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驻点指导,带动重点科室发展。医院还组织帮扶专家开展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实施每日督导机制,全力助推本院医生更好的学习和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张丹彤创新打造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术讲座平台,打破了传统单向传授模式,构建起帮扶专家与本地医生深度互动的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该平台自2024年8月15日运行至今,每周一到两次讲座,已举办25期,覆盖学员超400人次。

在呼吸疾病诊疗专题学习中,“师带徒”模式创新实践成效显著,通过7个专题系统培训(涵盖慢阻肺用药、呼吸系统检验检查等核心内容),患者疗程平均缩短约20%、医疗成本降低约30%,为医院呼吸内科建设启用奠定了精准诊疗的基础。参与讲座的青年医生纷纷表示,这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让他们受益匪浅,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实际诊断能力。

创新管理,推动医院全面发展

image.png

影像读片指导交流。

在 “组团式” 帮扶期间,张丹彤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管理经验与宁夏海原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多方面推进海原县人民医院的发展。

医院新建了呼吸内科、高压氧科等急需科室,开设便民门诊、睡眠障碍治疗、心理咨询、体重管理等多个特色门诊。积极推广“全病程照护”理念。开展20余项新技术。帮扶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通过每日联合查房、病例讨论会等形式深入交流,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024年6月,帮扶团队针对胆囊结石高发、胰腺炎治疗欠规范等问题开展规范化诊疗培训。41岁的马女士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入院,在帮扶专家刘晓楣带领的团队综合治疗下脱险,后在多科协作下成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现 “全病程管理、多学科协作”诊疗新模式的显著成效。

张丹彤带领的团队努力降低县医院的转诊率,通过任命帮扶专家担任科室主任深度参与管理,运用多学科会诊(MDT)机制以及帮扶专家把关等办法。今年上半年,患者外转率大幅下降 23%,住院患者数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5%。

“福建专家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更教会了我们规范化的诊疗思维。”海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志兰动情地说。县医院副院长、外科副主任医师蔡源东也感慨道,帮扶专家林伟箭每次手术都耐心讲解解剖要点,现在他们已经能独立完成复杂的腹腔镜胃肠手术了。

2024年6月,海原县人民医院与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签订“双主任制”合作协议,在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张翼耀、消化内科主任许鸿志的引领下,医院成功开展多项前沿技术,提升了在相关领域的诊疗能力,让当地患者在县内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据悉,自2017年1月至2025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派出69人次到海原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海原县也选送93名医护人员免费到该医院进修学习,厦大中山医院通过多种方式帮扶和提升海原县人民医院的发展。

闽宁协作,山海情深。张丹彤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跨越,从“输血”到“造血”的努力,写下了健康中国的最美注脚。他用实际行动践行闽宁协作、东西部协作“山海情”新篇章,落实“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要求,为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以上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