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建舆图》: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官绘地图

2025-07-01 10:49:03 作者:林娟芳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在国家图书馆的地库中,珍藏着一幅绘制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海内孤本《福建舆图》,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官绘地图,又称《福建全省道里图》。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道:“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为舆地图。”舆的本意是指车厢,后引申为承载万物的大地,所以表现大地的图画被称为“舆图”。《福建舆图》即福建地图,具有厚重的政治历史意义,记录了清康熙年间统一台湾后的疆域变化和行政建制变化。

《周礼》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古代中国地图在行政管理中不仅是一种地理工具,更是国家治理、军事战略、文化传承和政治象征的重要载体。在秦汉魏晋时期,地方向朝廷造送地图的情况早已有之,但是尚未形成造送制度。地方定期造送地图的制度形成于隋唐时期。《隋书·经籍志》载:“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这标志着朝廷普遍诏令地方系统搜集和呈送地图的开端。

进入清朝,在疆域观念上已经开始迈向现代民族国家,对于疆土的认知和边界的确立,有许多地方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的观念和做法。此时期中央统一组织测绘舆图与地方造送地图相结合的方式成为主流。因此,大地测量和舆图制作显然已变成国家有组织的行为。清朝地图绘制的水平高、印刷精美,除了得益于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实测技术,国家主权意识的形成以及落实到地图的测绘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清史稿·职官一》载“职方掌各省舆图”。清代沿袭明制,地图档案归兵部职方司管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战船三百攻克澎湖,郑氏降清,清王朝的心腹之患彻底消除,海疆自此稳固。康熙统一台湾以后,对台湾的管辖问题曾引起朝廷的一场争议。不少大臣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专守澎湖”,主张“迁其人,弃其地”,也有观点认为“留恐无益,弃虞有害”。施琅则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力陈“盖筹天下之形势,必求万全。台湾一地,虽属多岛,实关四省之要害”,“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康熙支持施琅的看法,认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次年(1684年),清廷划台湾为福建省下辖的府,设台湾县(今台南)、诸罗县(今嘉义)、凤山县(今高雄),形成“一府三县”治理体系。这一行政变革标志着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由福建巡抚直接管辖。“彼苍藉手平南纪,旷古新增一统图”,为了反映统一台湾以及行政建制这一重大历史变化,当时福建官员绘制包含全闽新境的地图呈送御览。因此,《福建舆图》的诞生可以说是康熙统一台湾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央政府对台湾进行有效管治的又一力证。

《福建舆图》采用12块浙江湖州产上等白丝绸拼合,总尺寸纵6.4米、横6.4米,四周另有55厘米黄缎镶边,总面积达56平方米。浙江湖州产丝绸简称“湖丝”,具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特点,自唐代列为贡品,明清时期成为龙袍御用材料。因此,《福建舆图》的选材可以说是“顶级材质”与“政治仪式”的双重选择。湖丝具有柔韧耐折的特性,《福建舆图》历经300年仍保存完好。

“天地玄黄”,“黄,地之色也”,“以黄为尊”的传统自古有之,黄色从五行哲学符号跃升为帝王垄断色,到了清代黄色象征已达顶峰,如龙袍、圣旨、黄马褂均用黄色。因此,可以推测福建官员选用黄缎镶边绝非偶然,镶边以五彩丝线绣九龙祥云,龙目嵌珍珠,龙爪五趾张扬,这是清代御用舆图的独有规制,象征皇帝对疆域的绝对掌控。

《福建舆图》所绘涵盖福建九府(福州、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延平、建宁、邵武、台湾)、一州(福宁州)、六十县,还详细绘制疆界、山川、道路、沿海口岸、关隘、重寨炮台、岛屿等。此外,还有城门城墙、府学县学、寺庙道观等人文景观。

地图上还有大量说明性文字,主要为府州县境域广袤、水源及流向、道路距离的说明等。舆图采用形象绘法绘制,经专家测算,图中没有采用统一的比例。地图在绘制过程中使用传统矿物颜料,朱砂单线勾勒府界,翠绿细线划分县境,双黄实线标识官道,海水呈波浪形,水波纹曲线描绘河流主支脉络。山峰以红框标注名称,城廓旁注明尺寸,驿站间标注里程,兼具艺术美感与实用功能。

作为首幅标注台湾府的省级官图,地图记载台湾“东至咬狗溪大脚山五十里,西至澎湖大洋水程四更,南至沙马矶头五百三十里,北至鸡笼城二千三百一十五里,袤二千八百四十五里,除水程外广五十里”。

现存资料已经无法考据《福建舆图》为何人所绘制,相关研究认为,这幅地图应该是在“官府的组织下,由一批画家、绣工等工匠集体创作完成的”。图中明确标注台湾府及三县治所,却未体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厦门所升厦门厅”的建制变动。专家们根据这一关键细节将绘制时间锁定在1684—1685年间,证实其为台湾设府后的即时响应。

该图原存清宫内阁大库,1909年拨交京师图书馆(后改名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珍藏。1936年为避战火,北平图书馆选出珍本、舆图、金石碑帖、珍贵的西文书籍等装箱南迁,当时《福建舆图》编号是156号,列在南迁国宝之中。但是,《福建舆图》却神秘滞留北平,学界推测因其尺寸过大、运输风险极高而主动放弃。这一选择使其免于1949年迁台命运,成为大陆现存最完整的清代省级官绘舆图。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