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3日讯 (本网记者 林嘉)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组承载着厚重历史情怀与极高艺术价值的绘画佳作——中国当代青年画家吴福寿精心创作的《红色印记》系列作品,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在2024年《党的生活》“七一”主题特刊中,该系列作品就凭借精湛的艺术造诣与深刻的精神内涵脱颖而出,生动展现了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
吴福寿《红色印记》
丹心铸魂——笔墨承古韵,赤诚绘新篇
谈起创作过程,吴福寿介绍道:“上杭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及革命旧址,比如古田会议旧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临江楼等”。最初,他只是想用画笔描绘这些革命旧址,表达对党的光辉历程的敬意,由此创作了《革命圣地·古田会址》。恰在此时,《党的生活》发出“七一”主题邀约,吴福寿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将个人创作与时代主题相结合的好机会。于是,他以闽西的四处革命旧址为蓝本,开启了《红色印记》系列作品的创作。
谈及《红色印记》这个寓意深刻的题目,吴福寿神情庄重地表示:“这个题目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红色精神永不褪色’的诠释。我希望观众通过作品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思考在当代如何继承先辈意志,让红色基因融入生活,引发对个人与时代责任的共鸣。”
匠心独运——咫尺藏天地,墨彩映千秋
从构思到完成《红色印记》,吴福寿大约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创作过程中,他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中平衡历史叙事的丰富性与艺术表达的感染力。“既要准确还原历史场景,又要避免沦为简单的‘历史图解’,这确实是个挑战。”吴福寿说道。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他深入研读历史资料、走访红色旧址,结合写意画的表现手法,以意象化的笔触勾勒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最终让历史细节与艺术美感实现了融合。
吴福寿化身历史“讲述者”,借四幅画作回溯闽西红色历史:《长汀辛耕别墅》则以艺术笔触,精准勾勒红四军司令部与政治部旧址,尽显岁月沧桑,引领观者回溯确立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战略计划的关键历史节点《古田树槐堂》以传统笔墨,勾勒中国共产党闽西特委机关旧址风貌,细腻呈现毛泽东同志于此养病期间仍坚持指导革命工作的历史场景;《上杭临江楼》采用简洁的点线面构图,着重突出建筑主体,生动传递出毛泽东同志在此创作《采桑子・重阳》时的豪迈情怀。《蛟洋文昌阁》运用墨与色交融,多层次皴擦点染,精心雕琢中共闽西“一大”会址,生动再现会议期间制定创建革命根据地总路线的庄重时刻;吴福寿用细腻笔触,让画作中的建筑成为红色精神的载体,带观众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薪火相传——青春书历史,笔墨续新章
对于吴福寿在《红色印记》系列作品中的表现,他的一位好友评价道:“现阶段他在这系列作品里的表现手法已经很不错了,能够很好地展现红色文化主题。不过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今后他或许可以尝试更放松些,把写意的感受进一步强化,这样可能会让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魅力,给观众带来更独特的视觉体验。”
吴福寿深感自己肩负着用当代艺术语言“活化”红色文化的责任。“一方面,我需要深耕历史,确保作品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要结合年轻人的审美习惯,比如尝试将传统水墨与现代构图结合,或通过新媒体传播作品,让红色主题创作更贴近时代。”他表示,未来会继续挖掘红色题材,用画笔讲述更多元的红色故事,让艺术成为传承精神、凝聚力量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