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福建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发布
2025-07-04 10:43: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尹荔) 近日,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老龄办联合发布《2024年度福建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全面反映了我省老年工作的成果、现状和趋势。 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193万,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8.6%。 根据公报,截至2024年末,老龄化程度居全省前三位的是南平市、三明市和宁德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占常住人口的23.3%、22.1%和21.8%。老龄化程度最低的是厦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2.0%。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波“婴儿潮”的生育人口逐步迈入老年期,通过保险的大数法则分担风险、积蓄力量、撬动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在相关工作中,我省重点发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 2024年6月,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制定实施2024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总体人均增幅3%,惠及约245万退休人员。连续三年调整提高我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其中2024年1月、7月分别提高10元,调整后达每人每月170元,惠及566万城乡老年居民。 截至2024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66.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2.36万人。全省有14422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72.08万人。截至2024年末,全省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654万户,缴存资金31.4亿元。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开户3.7万户,缴存资金28.6亿元;承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3.3万件,保费收入4.1亿元;承保其他商业保险年金业务覆盖556.2万人,提供风险保障1.38万亿元。 通过预缴医疗保险费用,以资金池消化老人可能面临的疾病风险和家庭负担,让老人从容面对疾病,是为老服务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2024年4月起,省医保局进一步提高职工医保普通门诊报销比例,退休人员较在职人员报销比例增加5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末,全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参保人数1009.45万人。其中,退休职工202.25万人,比上年增长5.0%。福建金融监管局指导全省定制型医疗保险“惠闽保”保险责任升级,2024年承保310余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14万人。 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是针对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或者不能完全自理,需要他人辅助全部或部分日常生活的被保险人,为其在护理院、医院和家中接受的长期医疗护理或者照顾性护理服务提供经济保障的保险。随着年岁增长,老人失能或半失能的比例增高,长护险是为他们分担生活重担的重要社会保险制度。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稳步推进长护险制度建设,支持晋江、石狮等探索区域特色长期护理保险,2024年全省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共覆盖参保群众227.56万人。 福州市作为第二批长期护理保险全国试点城市,2024年,全市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人数共191.98万人,享受待遇人数9810人,基金支出12570.96万元,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93家。 链接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2.6万人,其中养老护理员1.3万人。全省共有47家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备案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共0.99万人次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共70所普通本科及职业院校开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康养休闲旅游服务、老年保健与管理等养老服务专业点160个,在校生近2.4万人。 据“志愿汇”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省现有为老志愿者13456名,各志愿服务组织累计开展助老为老志愿服务活动15077场次,组织参与服务志愿者12.7万余人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41.2万小时。 2024年,养老机构责任险为536家次养老机构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9亿元。省内银行机构创设“敬老贷”“助保贷”等各类养老专属金融产品超30个。截至2024年末,全省(不含厦门)银行业为各类养老产业提供贷款支持61.4亿元,其中对养老机构贷款30.1亿元、较年初增长45.4%。 省公安厅针对冒充公检法、医保客服以及投资理财等高发类案深化运用大数据建模,提前识别潜在受害人,2024年,全省共成功预警唤醒受骗老年人14万余名。全省110快速处置涉老年人失踪、迷路警情8346起,找回率99.9%。 省司法厅会同省民政厅组织“法律服务 助老护老”行动,2024年,全省为4283位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为老年人办理免费公证1083件。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