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土味”出圈!看福建这些特产点亮乡村振兴
www.fjsen.com 2025-07-08 10:39:38 来源:东南网

夏日里,许多新鲜水果陆续上市,为炎炎夏日带来阵阵香甜与清凉。近日,在龙岩新罗区岩山镇水蜜桃采摘区,一大片连绵的桃树映入眼帘,红艳艳的水蜜桃挂满枝头,阵阵桃香扑鼻而来,

不仅在龙岩,盛夏的福建乡野,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与发展的活力。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小特产”,正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禀赋,借力创新模式与科技赋能,在八闽大地上演变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拓宽富路

a3e69496d03a6d792b50648d3b4e9ad.jpg

近日,在三明明溪县夏坊乡蔬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将丝瓜、紫茄采收、套袋、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明溪县夏坊乡创新“公司+农场+农户+台湾技术+电商”模式,引进台湾阿里山丝瓜、吉美诺紫茄及台湾精细化种植技术(如“三段式”栽培、三季轮作),使丝瓜售价达普通品种3倍,紫茄增产30%、保鲜期延长5天。400余亩基地亩净收益超8500元,带动52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6万元,促进了闽台农业融合与乡村振兴。负责人陈忠平称:“未来计划抓住两岸融合发展契机,引进板栗南瓜等新品种,进一步扩大规模、丰富产品结构,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平整的田野里,嫩绿的水稻秧苗铺开绿绸;苍翠的山野间,褐红的灵芝渐渐展开裙摆;起伏的丘陵上,新种的薏米正拔节生长……仲夏的南平浦城,处处勃发着生命的力量,蓄积着丰收的希望。浦城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大力推广绿色种植,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借力院地合作,以再生稻科技小院、院士工作站等形式实现专业人才下沉,构建“科技特派员-当地农技干部-乡土专家”三级联动指导体系,为粮食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同时,通过推广“稻-再-油”轮作,“稻-油”“稻-鱼”“稻-药”等轮作模式,降低种粮成本,提高水稻品质,为农民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特色种植与创新模式盘活土地

f5c93f08f4a51e42f1e8d2a1f55e73b.jpg

眼下,连江县官坂镇白甜糯玉米正值黄金采摘期,村民们穿梭在茂密的玉米丛中,麻利地掰棒、装袋、搬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连江县官坂镇的“晶白甜糯”玉米凭借香甜绵软、独特奶香吸引无数人市民体验亲子采摘乐趣,深受市场欢迎。基地采用有机种植与“一年两季”高效轮作(亩产约1000公斤,亩产值六七千元),盘活土地资源,带动村民增收。

每年进入6月,福田村的“顶流”——杨梅就上新了。闽侯小箬乡福田村则凭借20余年种植经验,将杨梅品质提升至单棵树产果250千克。该村创新推出“上午采杨梅、下午逛福田”微旅游路线,更借力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成立影视创作基地,推出《远方有福田》等微短剧,结合四知文化广场、直播间等设施,以“杨梅采摘+微短剧”模式点燃乡村热度。

农旅融合与品牌聚力注入动能

e037dc44fd43f80d737425beea3629d.jpg

入夏以来,在龙岩武平县万安镇,石燎阁林下养蜂基地的中华蜜蜂穿梭于林间。基地负责人钟晚生积极开发蜂蜜酒、护肤品,并融合电商、直播、认养及养蜂研学,打造“产业+文旅”模式。通过“合作社+农户+电商”,万安镇已建成42个标准化蜂场,蜂群达2.3万箱,年产值占全县蜂产业三分之一,带动千余户增收,中华蜜蜂在酿蜜的同时更守护着当地的生态平衡。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龙岩永定区龙潭镇枫林村葡萄园迎来丰收,巨峰、红富士、阳光玫瑰等品种吸引游客采摘。龙潭镇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葡萄、树葡萄、杨梅等,打造“四季有果”,并通过“农业+旅游”融合采摘、研学,激活乡村。

7月1日,泉州南安码头镇第三届荔枝采摘季暨乡村振兴成果展示会在高盖村千亩荔枝园火热启幕,吸引超2万人次游客涌入。七月的码头镇,荔林如海,红果压枝。当天,总投资200余万元的3个文旅项目在现场签约。“四季丰硕”综合开发项目锚定农文旅融合蓝图;顺丰冷鲜物流合作打通荔枝从枝头到餐桌的“鲜香通道”;优梦传媒数字营销赋能农产品搭上短视频“流量快车”。

从尤溪的蓝莓到南安的荔枝,从山间的茶园到田间的瓜果,

福建各地正将地域特色资源转化为富民强村的澎湃动力。

这些“小特产”依托生态优势,

借力农旅融合、两岸合作与科技创新,

不仅鼓足了农民腰包,

更盘活了乡村生态与文化价值,

展现了福建特色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与多元路径。

在“一村一品”的生动实践中,

谱写出农旅融合、共同富裕的壮美田野答卷。

本文图片由AI辅助生成

(东南网综合新闽清、福州乡村振兴、中国日报网、福建日报等)

责任编辑:蔡秀明 (实习生) 陈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