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从福州书展出发,解锁市民与阅读的“双向奔赴”之道
www.fjsen.com 2025-07-11 17:26:29 陈佳颖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7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颖)200多家出版单位、3万种优秀出版物、10家福建省主题书店……6月13日至15日,一场充满沉浸式体验、全民参与的书香盛宴在福州正式开启。作为海峡阅读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5海峡读者嘉年华·福州书展”以“海峡共读,书香榕城”为主题,通过以“阅读+”为核心的市集式展陈,打造多维度、多场景的全民书香盛宴。

书展现场,市民们穿梭于“书店万象”与特色出版物展台,翻阅着各出版社的主打读物,体验着数字阅读屏上的《八闽文库》立体画卷……在建立读者与文化的深度连接上,福州书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书店万象”主题书店快闪展到以创作分享、文化漫谈、游戏互动等17场“悦”读文化活动,福州书展构建“可触摸、可参与、可打卡”的叙事空间,为广大读者献上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化温度的夏日文化嘉年华。

微信图片_2025-07-11_163822_704_副本.jpg

2025海峡读者嘉年华·福州书展 东南网记者 陈佳颖 摄

为了让本地读者“眼前一亮”,在福建书展的地方化实践方面,福州书展与已走过二十多个年头的厦门“鹭岛书市”及2024年举办的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在激发市民阅读热情,打通文化便民“最后一公里”,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八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想要成为根植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目前多家书展仍有同质化现象。在展陈形式上,文化表达相对静态、直给,主要以设立当地作家作品专区的方式,在本土作家作品中集中展示地方文化;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缺乏书展数字化表达及独特文化标识,文化内涵的体系化呈现仍显不足。

放眼全国,当下全国各大标杆性书展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文化惠民方法论。这些书展大多采用“图书+文创+展览”的模式,将书展打造成融合知识获取、社交互动和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平台。

针对现存问题,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书展与时俱进的地方化表达:

一方面,积极拓展数字出版产业,加强关联期刊文创产品、动漫游戏、网文IP等业态丰富展陈内容。例如在书展中设置“智慧阅读区”,集中展示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智能阅读等多形态阅读媒介,通过数字赋能、场景交互创新传统纸书呈现,打造沉浸式互动阅读体验;其次,改变“展期限定”模式,借鉴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将其分会场延伸至高铁站和地铁枢纽,将文化服务嵌入市民通勤场景的模式,加强与本地文化机构和团体合作,深挖典籍活化、当代创作、民间记忆等深层文化根系,做好优质内容传导,萃取书展讲座精华,在线上发布“闽都文化微课程”,突破书展的线下呈现阈值。最后,以书展为纽带,以“+文旅”为活力源,串联地方全域文旅协作平台,打造文化融合新业态、合作新模式。借鉴浙江开展“经典共读文化共享文旅共融”为主题的“三展合一”的海丝文旅大展模式,延伸书展价值链,把发布“福州年度书香榜单”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推出文化书香限定游路线,将“诗与远方”融为一体,共同呈现。

当图书不再只是静态的陈列品,而成为连接读者与文化、读者与读者之间互动的纽带时,城市书展将超越购销场景,成为城市文化认同的生成装置。2025年的福州书展,或将成为这样一个起点:让阅读从展馆里的仪式,变为广大市民“久违的精神赶集”。2026年的福州书展,或将完成文化的代际传递:以更包容的胸怀拥抱技术变革,以更自信的姿态深植闽都文脉,让书香真正成为福州最温暖的城市表情,为市民带来持久的文化滋养与精神共鸣。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