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以“链”为媒,赴共赢之约

2025-07-21 09:49:55 作者: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王雨萧

一粒盐如何变身新能源电池?一棵草如何转化成餐桌上的一杯奶?走进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可以在一条条“链”上找到答案。

链博会,顾名思义重在“展链条”“展生态”。在这里,冲锋衣的面料,要从一罐产自中东的石油说起;用于医用修复的水凝胶敷料,可能来自一根细腻柔软的蚕丝;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各类软硬件系统集成……沿着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紧密配合,不断实现从“0”到“1”再到“N”的延伸。

“链”之要义,在于连珠成串的协同之力。

走近伊利展台,一杯奶里蕴藏着全球协作的“化学反应”——嘉吉提供的南美优质原料,与新西兰的菌种在实验室碰撞;来自德国GEA的工业生产设备,借助中国智能工厂数据交互发挥出最大功用。全球企业密切协作,共同完成“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数智化布局。

行走在链博会现场,这样的“牵手”随处可见:麦当劳中国携手11家供应商展示独具特色的中国“麦链”;普华永道聚焦低空经济生态圈,带来一系列中外合作项目实践成果;苹果公司与3家中国供应商共同展示智能制造等领域最新成果……知名“链主”与中小“链属”企业同台,生动演绎着“1+1>2”的协作智慧。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经济体能凭一己之力锻造所有环节。全球供应链如同一台构造精密的钟表,只有每个零部件相互咬合、聚合一体,才能共同驱动时针精确运转。

“链”的蓬勃生命力,来自永不停歇的超越和创新。

一颗小小的AI牛瘤胃胶囊,能实时获取体温、胃动量、饮水率等指标,成为24小时在线的“智能医生”;由碳纤维等材料打造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舱门重量轻到“一只手就能拎起来”;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支持下,一辆车轻松实现“可醇、可电、可油”……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竞相绽放,创新成为链博会最为闪耀的标签。

在创新链专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市场反馈的“一条龙”转化过程跃然眼前。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一项项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变成一把把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一名参展商感慨道:“与其盯着小盘子里的份额,不如把蛋糕做大,靠创新突破市场增长的瓶颈。”

以“链”聚力,才能更好打造融汇众长、合作共赢的发展舞台。

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其中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还有170多个境外团组前来观展洽谈……

全球企业“争相奔赴”的动力是什么?

不妨听听参会嘉宾的声音。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说,“我们齐聚中国,是看到了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共同发展的机遇”;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表示,“借助链博会,可以找到最优资源配置的合作伙伴”;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认为,“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这场AI革命”……

“链”的成长从来不是独木擎天,而是万千根系扎根土壤、紧密相连的共生共荣。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今年以来,中国展会不断、客商云集。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当下,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主动作为、积极融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超越零和博弈,在产业链上“握指成拳”,才能抵御风浪,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暖流。

当创新火花沿着产业链条跳跃传递,当不同肤色的手共同按下合作启动键,链博会的聚光灯再次照亮一个朴素事实:从供应链到“共赢链”,正是由无数真诚合作的意愿与创新创造的精神熔接而成。

这条“链”,链接着人类对合作共赢、繁荣发展的共同期望,它不以任何单一环节为终点,而是在永不止步的协作创新中,延伸向充满无限可能的美好明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