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廉连看 | 谷文昌: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www.fjsen.com 2025-07-23 10:59:43 来源:东南网

谷文昌。图片来源:《国家记忆》

谷文昌(1915-1981),河南省林县石板岩乡郭家庄人。他幼年时历经磨难,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月随军南下,历任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一区工委书记、中共东山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谷文昌一生廉洁奉公,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在群众中留下了清白、清正、清廉的美名。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学习,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提及谷文昌,称赞他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厉行节约,节俭办一切事业

解放初的东山岛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资金匮乏,谷文昌反复强调要“勤俭办社、办队”“勤俭办一切事业”。厉行勤俭节约,谷文昌率先示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工作中,他处处事事节俭。到外地出差时,他坚决不住高价的套间。谷文昌出差到漳州,按照行政级别他可以住有卫生间的套间,一天十元。但他认为不能增加东山人民负担,便和通讯员找了家普通旅馆,一天每人只要一元两角。

谷文昌的“专车”。图源:福建纪检监察

在公务车的使用上,他公私分明。他常年骑自行车下乡且爱惜“公车”,不让孩子碰。一次因急事未锁车出门,大儿子谷豫闽骑车玩,谷文昌严肃批评他公私不分,此后谷豫闽再不敢碰那辆自行车。

公而忘私,不计名利守初心

谷文昌故居。沈昊鹏 摄

谷文昌与妻子史英萍都是南下干部。史英萍当了多年的妇联主任,又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所以县领导班子一些人提议:史英萍该升副县长了。谷文昌却拦住了:“让文化水平更高、口才更好的人干。”几次调工资时,他也表示要把名额让给工资更低的同志,还多次对妻子说要知足,不应计较职务与工资。

对待子女工作,他同样严格要求。1962年,他的大女儿谷哲慧高考落榜,当年东山县城市户口的高考落榜生绝大多数都安排了正式工作。他坚持让女儿当临时工,后来调往省林业厅工作时,也拒绝了有关部门将女儿转为正式工随他去省城的提议,女儿直到1979年才根据政策转为正式工。

家风清正,言传身教润后人

谷文昌纪念馆 图源:福建纪检监察

谷文昌在很小的事情上都处处以身作则,注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他担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多年,家里很少有木制家具,多是藤制桌椅,他教育孩子珍惜林木资源。

二女儿谷哲芬结婚时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被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父亲的话让谷哲芬铭记并传给后代。后辈子孙深受其影响,他们工作上都是靠自己脚踏实地努力,从不给组织添麻烦。

谷文昌以其一生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廉洁本色和为民情怀,他的优良品行,如同璀璨星光,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精神灯塔。

(东南网综合学习时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福建纪检监察、闽南日报等)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