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实现福建“国际湿地城市”零的突破
2025-07-26 08:25: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26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张文奎 通讯员 黄海) 津巴布韦当地时间7月24日下午,在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福州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我省“国际湿地城市”实现零的突破。 “国际湿地城市”是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于2015年提出的新型认证体系,每三年组织一次。其申报标准严格,除了行政区域内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两项刚性指标外,还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级别以及湿地与人类的关系。截至目前,全球已认证74个“国际湿地城市”,中国以22个位居全球第一。 作为福建目前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福州的申报类型为“滨海城市”。福州现有湿地总面积19.42万公顷,占全市面积的15.14%,湿地保护率55.33%,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在众多湿地类型中,滨海湿地占比超过75%。其中,闽江河口湿地是全省最大的原生态河口湿地。2022年,“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海、陆生物地理区划过渡带”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2023年,闽江河口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 在湿地保护实践中,福州形成三大特色路径:出台《福州市湿地保护办法》等15部地方性法规,筑牢法治框架;推进“强基宁水、控源清水、数字管水”等七大行动,实现系统性修复;实施幸福河湖工程,推进8个省级以上“美丽海湾”建设,年投入3000万元开展退养还湿并安置就业,实现民生共享。 “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省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我省河流水系发达,沿海滩涂宽广,海湾众多,湿地资源丰富,全省湿地总面积约89.78万公顷。 近年来,我省已初步建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重要湿地等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全省现有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级4个、省级6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国家海洋公园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1个、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780个、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2处。 早前,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联合印发《福建省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0年)》,明确了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分级管理、保护体系、保护修复、可持续利用、保护管理能力建设等六方面重点任务。根据规划,到2030年,全省计划新增国家重要湿地4处、省级重要湿地7处。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