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5日,省委召开上半年工作会议,强调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创新引领作用,持之以恒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在高质量发展浪潮中,“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与创新发展的“尖兵力量”,正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路径,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特别推出解码“专精特新”系列报道,深入“专精特新”企业,解码 “小巨人” 如何撬动大产业,展现中国企业锚定细分赛道、勇攀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奋进图景。
新大陆自动识别机器视觉产品CMOS无尘车间封装线
东南网7月28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在福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正以强大的技术创新力和市场穿透力,悄然改变着细分产业的竞争格局。位于福州马尾区的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陆自动识别”)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条码识别技术超过20年,从“扫条码”走向“解世界”,其产品与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零售、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物流快递等领域,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随着自主芯片、AI技术赋能解码算法与国产操作系统的突破融合,新大陆自动识别正以更高的技术壁垒、更深的场景理解、更强的精密加工与自动化生产能力,锻造一条从“专精特新”迈向“隐形冠军”的全球化新路。
SMT自动化产线
“专精特新”的真功夫:从“扫码器”到“解决方案”
AI技术赋能解码算法后,可实现780次读码每秒,让医疗检测场景中试管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9.9%,显著优于国际竞品;在复杂工业产线中,也能实现在强反光、震动扰动等情况下的精准扫码,大幅提升了企业自动化效率。
这是新大陆自动识别公司苦练内功的一部分,近日,记者在该公司展厅,AI算法工程师陈维正分享了AI如何赋能工业场景中的识别产品。他说,AI技术的引入,有效提升了解码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通过AI图像算法的优化,不仅提高了解码的成功率,还显著增强了解码速度的稳定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工业场景中“解码失败”、“解码缓慢”等长期困扰行业的核心痛点。
据介绍,新大陆基于大量行业数据建立起专属的“算法武器库”,并通过云端训练+边缘部署的模式,大幅降低算法迭代门槛,实现识别效率、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的质变。“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算法作为其核心引擎,决定着 AI 从数据中提取价值、实现智能决策的能力边界,是驱动技术落地应用的关键所在”陈维正指出。
“我们干的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要用二十年的笨功夫,练就解决产业痛点的真本事。”采访中,新大陆自动识别总经理郭栋开门见山地说。
回顾企业发展轨迹,这家1999年成立的科技公司,早期凭借二维条码解码技术起家,逐步构建起以解码算法、光学系统、芯片设计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开发7大系列、百余款自动识别产品,涵盖零售仓储、物流配送、医疗健康、公共事业、工业自动化等多个关键领域。
作为“专精特新”的典型代表,新大陆自动识别不仅在技术上形成了百余项核心专利,还在标准制定上积极作为。其参与制定的《信息技术面阵式二维码识读引擎通用规范》《非接触式二维码扫描枪通用规范》等标准,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2024年,公司代表中国参加GS1全球线上标准推广会议,并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推进GM2D标准的国内应用,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自动识别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专精特新不是追求广,而是追求深。只有聚焦细分赛道,打磨技术、标准和应用三位一体的能力,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标准。”郭栋表示。
新大陆自动识别总经理郭栋(资料图)
创新聚焦:向“高价值”领域进军
近年来,新大陆自动识别在技术布局上做出三大关键聚焦:自主芯片、工业固扫和医疗IVD产品。
郭栋说,通过成立芯片公司“优迈捷”,打破长期以来对外部芯片的依赖,实现解码芯片的自主可控。该举措不仅降低了硬件成本,更使核心模块可深度定制,满足高端工业与医疗需求。
公司在工业自动化场景下推出高性能固定式扫描器(工业固扫),实现对高速传送带上的DPM码(直接零件标识)的99.9%识读率。这一技术已可部分替代日美高端品牌,打入汽车、电子等关键制造领域。
记者了解到,针对医疗体外诊断(IVD)市场,该公司推出一系列条码解码模块,为行业解决多码误读、变焦不便、低对比度漏识等长期痛点。以明星产品FM600为例,其搭载双核CPU与AI深度算法,具备快速多码识别、高精度OCR字符识别、自动液位检测等能力,广泛集成于POCT(即时检测)设备中。
“我们始终认为,高附加值不是卖高价,而是让客户愿意为‘不可替代性’买单。”郭栋表示,当一款模块能显著提升产线效率、降低停线风险,价值自然显现。
技术出海:打造中国“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这一概念,源自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西蒙,用以描述那些在全球细分市场占据前三、但又鲜为人知的强大企业。对标这一理念,新大陆自动识别已在多个指标上初具其形。
在产品聚焦与技术专注上,新大陆坚持长期主义。每一款工业或医疗识别产品,背后都凝结着数年研发与迭代。其次,公司高度重视海外标准与市场对接,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并与贝克曼库尔特、西门子、迈瑞、复星等全球知名医疗设备企业建立合作。
“全球化与聚焦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我们聚焦的是一厘米宽的细分赛道,但要在这一厘米中钻出一公里的深度,然后推向全球。”郭栋说。
在全球技术博弈加剧的当下,国产化成为众多硬科技企业绕不开的战略议题。新大陆自动识别给出的答案是:不是被动替代,而是主动重构。
在硬件层面,公司积极采用国产芯片并与展锐签订License协议,推动自研芯片设计能力落地。2024年,新大陆优迈捷(广东省)科技有限公司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是一家专注于AIDC(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在操作系统层面,公司成为开源鸿蒙基金会OpenHarmony B类捐赠人,并于2022年率先发布首款通过鸿蒙兼容性认证的工业读码器。目前,搭载鸿蒙OS的工业平板SD100已正式量产。
“国产化不是去掉A再加上B,而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一套更适应中国市场、更具长期价值的技术体系。”郭栋强调。
从一枚二维码的世界出发,新大陆自动识别正在把“专精特新”的技术根系,拓展到全球产业的神经末梢。它的每一次技术突破,或许是对行业边界的一次重新定义;它的每一项国产化布局,是中国制造韧性与智性的体现。
而这,正是“专精特新”最动人的注脚。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