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7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 实习生 赵淑敏 文/图)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民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落实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投向结构,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贷款增速稳中有升为福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87万亿元,同比增长4.76%,增速比上年末略升0.07个百分点。1至6月新增贷款2427.50亿元,同比多增162.4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87万亿元,同比增长8.43%,增速比上年末提高4.4个百分点。1至6月各项存款增加4432.41亿元,同比多增3635.90亿元。6月末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大数均为8.87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全省存贷比为100%。
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积极促增量调存量,进一步提高信贷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从贷款主体看,信贷投放以企事业单位为主,更有效地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6月末,全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4.91万亿元,同比增长8.6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93个百分点。
从企业贷款的行业投向看第一产业贷款持续高增长。6月末,全省第一产业贷款余额711.68亿元,同比增长20.0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32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09万亿元,同比增长8.8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0.6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8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贷款实现正增长。6月末,房地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04%,比上年末提高2.79个百分点;1至6月增加115.38亿元,同比多增74.12亿元。
从贷款利率看,有效落实降息政策,促进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上半年,全省新发放人民币一般贷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77%、2.94%,同比分别下降56个、45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6月末,全省已累计完成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填报工作2.82万笔、金额1056亿元。
金融资源持续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聚
科技创新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激励作用,深入开展金融支持福建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科创兴闽‘银’领开篇”等专项行动。6月末,福建省技改项目对接成功率排名全国第三;贷款签约金额1184亿元、发放贷款380亿元。在政策牵引带动下,6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较各项贷款增速高6.24个百分点,获贷企业数超3万户,同比增加3114户;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55.89亿元,同比增长24%。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福建省金融系统创设了一系列金融产品与服务。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会同省林业局深入实施林票制度标准化改革,推动将区域流转的各类林票统一为全省流通且标准化估值的新型“福林票”。6月末,全省涉林贷款余额1662.32亿元,同比增长15.30%,惠及林业经营主体44.4万户。此外,扎实推动碳减排贷款增量扩面,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福建“双碳”事业发展。6月末,全省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372亿元,支持750个绿色项目建设运营。在政策工具带动下,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9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18个百分点。
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倾斜资源支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6月末,全省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的贷款余额5336.89亿元,当年新增560.71亿元,惠及链上企业3.41万家。全省乡村振兴贷累计投放124.3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89%。全省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53%、5.66%,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77、0.9个百分点。
探索养老金融,前置对接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迅速落地相关产业贷款项目,更好满足服务消费和养老领域金融服务需求。6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57.14亿元,同比增长49.07%。余额不算大,但增速相对高。
拓展数字金融,推动数字人民币增量扩面,实现通用类场景全覆盖,财税、对台、智能合约等特色场景成效显著。6月末,全省累计开立数字钱包1230.51万个,交易金额5594.44亿元。支持“金服云”平台完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功能,累计收录近760万户企业信用信息超亿条,为超48万家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需求超67万笔、金额超1.05万亿元。6月末,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2173.05亿元,同比增长12.8%。
累计发行科创债券161亿元
杨民介绍,银行间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债的重要途径。上半年,福建省76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融资1543.88亿元,规模居全国第7位,占同期福建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规模的64.42%。发债金额同比增长6.63%,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利率2.17%,低于同期企业贷款平均利率77个基点,节约企业利息成本约12亿元。
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以来,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了涵盖228家科技型企业、23家股权投资机构的项目库,指导金融机构加强政策宣导和服务对接。截至目前,累计发行科创债券161亿元,在全国较早实现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三类主体科创债券发行全覆盖,其中恒安国际集团成功发行科创债券,是全国首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科创熊猫债,也是福建省首单民营企业科创债。同时围绕科技创新债券承销、投资、做市等环节,全方位加强金融服务,推动地方法人银行通过柜台市场购买科技创新债券,打造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良好生态。
福建省设立114个国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实施40周年。目前,福建省设立省、市、县、乡镇4级、共114个国库。全省各级国库办理预算收支规模由1985年约56亿元升至2024年的2.7万亿元,增长约480倍。近5年来(下同),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1657.49万笔,高效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配合财政部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35万亿元,有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畅通“绿色通道”,坚持专项资金特事特办、即来即办,配合财政部门下拨台风、洪涝救灾专项资金超13亿元,有力支援灾后复工复产。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全省国库业务电子化总体覆盖率超99%,辖内多个县市实现税收收入100%电子收缴。
2016年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开展以来,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与财政部门共同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操作117期,累计投放资金6205亿元,实现利息收入28.63亿元,有效发挥为政府“理财”功能。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守牢国库资金安全和业务系统运行安全“两条底线”,保障政府预算顺利执行,为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贡献国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