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孙艳教授带领团队来到石狮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关注生育力,从我做起”主题公益科普义诊活动(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7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通讯员 蔡雪芬)近日,为响应“健康中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孙艳教授带领团队来到石狮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关注生育力,从我做起”主题公益科普义诊活动。活动中,孙艳教授与石狮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倪孝渊两位专家呼吁:科学认识生育力,保护生育力需要“早认知、早检查、早行动”。
同期,孙艳名医工作室在石狮市妇幼保健院揭牌,旨在通过 “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升石狮市妇幼保健院在不孕不育诊治、生殖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人才队伍的培养,促进诊疗技术进一步提升。也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生殖中西合结合诊治,在调经理带、备孕助孕、辅助生殖助孕等方面提供省级优质医疗服务,助力创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科学认识生育力 25到35岁是女性生育的黄金窗口
“国内不孕不育发病率已达18%,这一数据还在上升。”孙艳教授介绍,对女性而言最主要的原因是输卵管性不孕,这与流产史有一定关系;其次是卵巢功能减退,且正呈年轻化趋势。临床中才20多岁的女性出现卵巢功能下降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见,这与当下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熬夜、吃外卖、职场压力等。而男性的生育力同样受到久坐、熬夜、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精子质量,甚至导致无精子症。因此,对于不孕不育的治疗,必须强调夫妻“同诊同治”。
孙艳教授表示,女性的卵巢功能从35岁开始逐渐减退,25-35岁是生育力的“黄金窗口期”,此时卵子数量足、质量高,自然妊娠率和胎儿健康概率都比较高。倪孝渊院长则从中医角度印证了这个黄金时段,他指出:“《黄帝内经》提到女性‘四七(28岁)筋骨坚、身体盛壮’,意思就是二十八女性身体达到一个最鼎盛的时候,而这就是开始进行备孕或者是繁育最佳的时期。”35岁后生育力会逐渐下降,40岁以上自然妊娠率仅为5%-10%,且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的风险也会增加。“辅助生殖技术也是建立在精子、卵子要健康的基础之上,只有把‘种子’管理好,才能完成后续辅助生殖的治疗过程。”孙艳教授强调,尽管当下辅助生殖技术发展比较快,但年龄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她提醒,年轻女性要在合适的时间完成生育,不仅是对自己生殖功能的保护,其实也是为了子代的健康做更多的考虑。
生育力也要定期检查 这些指标要关注
孙艳教授表示,生育力也需要定期检查。女性若有不孕不育家族史、月经不规律,应尽早评估卵巢功能是否正常。常规检查包括:月经周期第2-5天查性激素、抗缪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量等。男性则可先行精液常规检查。如果在初步排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寻求正确的助孕方式,来提高他们怀孕的成功率。
石狮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倪孝渊则从中医诊疗的“经、带、胎、产”来判断生育力:“月经周期28天左右、经量适中、色正无块、无痛经,说明气血调和,生育内环境较好;若经量少、有血块或痛经,可能是气滞血瘀或气血虚,需及时调理”。他建议在日常调理中“男女同调”。例如女性可按月经周期调理,如经后滋阴养血,排卵期活血化瘀促排卵,排卵后温阳扶正;男性则要养肾调情绪,少吃辛辣、别熬夜,多吃黑枸杞、黑芝麻等补肾食材再配合针灸和中药的调理,对身体内环境(生育的土壤)进行改善。此外,多到户外接触大自然放松身心,也有一定帮助作用。
不孕不育早诊断:别等“顺其自然”误时机
“育龄期夫妻规律同房1年未怀孕就可诊断为‘不孕症’,要及时就医,别盲目相信‘顺其自然’。”孙艳告诉记者,目前普通人对生殖健康的认知不足,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她介绍,辅助生殖技术通俗地分为“三代”:“一代”技术主要针对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等,“二代”技术主要针对男性严重精液异常问题,“三代”技术则主要适用于有染色体问题、复发性流产等人群。每代技术针对不同的生育问题,并非代数越高越好,因此不能盲目追求“三代”,而是要看医学适应证。
此外,对一些特殊疾病人群,可以积极地进行生育力保存,来帮助他们实现生育的愿望。她举例,如肿瘤患者,如果想生育,经医学评估后可考虑在放化疗或手术前在生殖中心行生育力保存。对于卵巢功能减退的女性,也应尽早干预、积极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