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聆听“石”语 品韵闽都——福建文旅讲坛讲述摩崖石刻文物保护的当代实践
www.fjsen.com 2025-07-31 14:28:19 郑琦 来源:东南网


讲座现场

东南网7月31日讯(本网记者 郑琦 文/图)7月26日下午,福建文旅讲坛第18期邀请闽江学院研究生行业导师李宁担任主讲嘉宾,以“文山字林 ‘数’说摩崖——福建石刻文物数字化保护探索与实践”为题,在福建省图书馆“八闽书房”精彩开讲。作为“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福建省图书馆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系列之一,本场讲座旨在以数字化技术为切入点,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路径,为石刻文物保护注入创新活力,推动文化遗产在当代语境下的活化传承。

本场讲座系统介绍了福建摩崖石刻面临的保护困境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福建省文物局指导下,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李宁及其团队已完成省内万余段摩崖的数字化采集,形成超15万张数字影像。其中,“石刻文物微迹修复”和“古汉语AI翻译及渲染应用”这两项关键技术,在“连江定海《沈参军定海新署落成序》碑”及“华林寺宋高宗赵构御书残碑”等案例中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技术在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从鼓山“忘归石”镌刻的蔡襄情怀,到乌山黎公岩铭记的抗倭功绩;从于山演武厅铭承载的国防记忆,到鳝溪分水石刻闪耀的治理智慧……主讲人通过生动案例展现了石刻文物作为历史见证者的独特价值。“让摩崖石刻从冰冷的石头变成会说话的历史书,让每个游客都能读懂福州千年的故事——这是让文物保护实现活化利用的初心。”李宁在讲座中这样诠释他们的使命。


主讲人与部分读者合影留念 主办方供图

本次讲座还特别设置“拓印”非遗体验区,让读者近距离感受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化了公众对文物保护意义的认知。8月9日第二场专题讲座,将邀请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高健斌分享“此‘石’无声胜有声——福州摩崖石刻调查研究的实践和思考”,以考古学者的专业视角,进一步解码这些沉默石页上的文明密码。


读者体验“拓印”技艺

责任编辑:蔡秀明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