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诏安“粮果套种”模式迎突破 番石榴套种旱稻亩产超千斤

2025-08-03 08:45:07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3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李妙珠 通讯员 康渟) 近日,在漳州诏安县四都镇上湖村,由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主导的科技兴农项目——“基于高光效的番石榴-水稻间作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迎来丰收,21.5亩试验田实现番石榴树下旱稻亩产突破千斤。

诏安县是福建省番石榴主产区,受粮价低迷、土壤盐碱化等因素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今年4月,为探索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的新路径,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启动“基于高光效的番石榴-水稻间作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项目计划在诏安县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推广面积超2000亩,预计实现粮食增产10%以上、农户综合收益提升30%。

诏安县华强果蔬专业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在21.5亩土地中大胆尝试“粮果套种”模式。项目选用“糯旱优73”“旱优73”“旱优78”等5个优质旱稻品种与“帝王”等5个番石榴品种进行套种。通过科学配置种植间距与光能利用,并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加强用水管理,在保障旱稻生长所需空间、光照和水分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对番石榴日常管护的影响,体现了科学种植的理念。

测产数据显示,“旱优73”等品种稻谷亩产达507公斤,而“帝王”番石榴同期株高超1米,有望实现“树上结果、树下产粮”的双重收益。

该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提供核心技术,诏安县华强果蔬专业合作社提供土地、种苗及管理支持,“稻香番华”学生团队深度参与实践,形成“技术研发—规模化落地—人才培育”的闭环。

“果粮间作模式不仅能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还可切实增加农户经济收益。前期试验成效不错,我们将持续优化品种适配性,强化果树品质跟踪管理,系统构建标准化生产流程,最终形成可大面积复制的解决方案,以向南方丘陵地带推广。”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陈发兴表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