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从三明田间直达上海“舌尖”
www.fjsen.com 2025-08-04 09:38:59 来源:​东南网

农民在西际果园搬运蜜橘。

东南网8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王丽华 刘子豪 文/图)

你敢相信吗?三明市三元区西际村的蜜橘还挂在树上就被上海客商订光了,价格还非常坚挺;三元区陈大镇砂蕉村地里的水稻还没成熟就被全部认购,收购价还更高了……从“共享果园”到“共享粮仓”,三明用“认养、认购”新方法,逐渐形成了“上海点单,三明接单”的新模式。企业按单种植,农户按需生产,政府搭台牵线,形成了良性循环。

供不应求,抢先认购保货源

暑气正浓,从三明市区出发,不到半小时便抵达6.5公里外的西际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橘和延绵起伏的绿形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在成片的橘子海里,村民们忙着给橘树松土、施肥、修枝,为两个月后的丰产做足准备。

“皮薄光滑、果肉鲜嫩、多汁化渣……这里的蜜橘特早熟品种9月下旬即开始上市,早熟品种10月中旬便可采摘。”西际村党支部书记余杨炳告诉记者,西际蜜橘以早熟、优质的特色获得市场认可,发展多年已形成当地的特色富农产业。与往年更加不一样的是,今年橘树刚进入花期,就被上海客商早早认购。

“在6月25日的义乌推介会上,我们跟上海花儿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150万斤的订单,75万斤的订金已经打到农户的账户上。”余杨炳谈及西际蜜橘的行情,开心地说道。

为什么客商会选择收购西际的蜜橘?作为收购渠道商的花儿红公司董事长范一峰道出缘由:“去年没拿到货,今年我们提早认购,确保蜜橘成熟期拿到足够的货,果农也能更放心、大胆地种植。”他还计划将江浙一带的客商引到这里认养橘树,直观了解三元西际蜜橘的生长情况和品质。

据介绍,通过这种共享农业模式,上海客商可以通过提前预订认购农产品,确保货源充足;三明也可以依据预订产量进行规划种植生产,确保不愁销路。以花儿红公司的蜜橘订单为例,企业提前预订后,果农可以根据果树开花情况精准预估产量,随后全程定向管理,从采摘到分选、包装均严格把控,确保送达上海市场的每一批蜜橘都是优中选优的精品,实现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品质闭环。

上海万果易鲜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志聪也看好这一模式的发展:“三明的共享农业模式,包括认养、认购等定制化服务有很大市场空间。往后,我也会带更多企业、客商赋能三明特色农业,让三明特色农产品更好更快地走进上海,甚至出海抢占国外市场。”

打通关节,“直接对话”更顺畅

为何上海客商如此青睐西际的蜜橘?不仅是因为蜜橘的优良品质,与沪明合作多年来的磨合也密不可分。

据介绍,西际村海拔400~600米,土壤肥沃且昼夜温差大,孕育出的西际蜜橘早熟优质、鲜甜可口。自2023年9月首次走进上海展会宣传以来,西际蜜橘通过政府搭台、品牌赋能、模式创新等举措,成功打开上海市场,从零散批发迈向中高端赛道。

去年9月,“三元西际蜜橘品鉴周”活动在上海举办,由西际柑橘协会提供1000公斤特早蜜橘,依托上海农展馆资源进行为期一周的市民免费试吃、评鉴、宣传活动;同年10月,上海果品行业协会组织39家水果批发商参加三明蜜橘推介会的产销对接。现场品尝西际蜜橘后,上海晴康源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彬赞不绝口,并与三明市三元区茂春家庭农场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约。

沪明之间持之以恒的携手努力,让三明原产地与上海市场之间的信息差不断缩小,信任成本不断降低,源头、物流、销售渠道、终端之间的环节和链条不断减少,客商得以掌握农产品源头一手的信息,实现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直接对话”,为三明共享农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除了西际蜜橘的“共享果园”,陈大镇砂蕉村创新推动的“共享粮仓”模式,同样是沪明合作促进共享农业落地的生动实践。

“我们现在种的粮食已经被上海客商预订了。”三明市沪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罗育龙自豪地说,“除了销路不愁,更让人高兴的是价格也大幅上涨,农户的收入实实在在提了上去。”

据介绍,原先陈大镇种植的是双季稻,上海客商要求种植更高品质的单季稻。陈大镇根据订单要求及时改种,粮价也有所上升。过去,100斤水稻只能卖130~150元,如今通过公司收购,100斤能卖到200元。当地不断增加种植面积,让更多农户参与进来,有效解决了他们的收入问题。

此外,自沪明对口合作开展以来,陈大镇借助上海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深耕原生态种植与养殖、加工等多领域,大力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这为当地农产品加快进入上海等城市市场铺平了道路。由沪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福建省三明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三明市祥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驻家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的沪明生态农业体验基地项目,总投资达5000万元,总规模200亩,不仅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打造农文旅融合的乡村生活体验平台,还可以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产成品直供上海等地。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