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4日讯(本网记者 郑琦)郡县治,天下安。8月2日,“东南周末讲坛”聚焦“县域经济”,邀请经济学博士、福建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陈丽娟,以“福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县’在进行时”为主题,为读者深入解读福建在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方面的探索实践和成效经验。
“福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县’在进行时”讲座现场 主办方供图
讲座伊始,陈丽娟简要介绍福建县域分布及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并结合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劳动分工的观点以及相关经济学者研究理论,为读者厘清了“产业”“产业链”“县域重点产业链”的概念。随后,通过梳理全国新型工业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等会议与文件中有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明晰2023年以来国家层面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大部署,以及福建多部门联动落实、不断助推县域产业链升级的实践脉络。
主讲人陈丽娟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关键在于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于形成上下游完整配套、紧密协作的县域重点产业链。”在讲座中,陈丽娟对《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4)》梳理明确的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进行分类,运用绘制的地图,向读者直观呈现了当前福建县域产业链的发展布局。主讲人还挑选典型案例,重点介绍了一批可资借鉴的福建案例。陈丽娟认为,可通过做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产支柱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食品、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福建,心无旁骛做实业的企业多不胜数。这些民营企业都在自己的领域内持续深耕,力争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这正是福建民营经济成为福建经济特色、活力和优势的原因。”
读者认真聆听
本场讲座由福建省社科联、福建省图书馆主办,现场吸引了近百位市民读者前来聆听。在场读者不仅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也感受到县域经济“小块头”中蕴藏的“大能量”,以及福建民营经济的无限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