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建抗战英雄谱⑨ | 被誉为“白求恩第一传人”!红医将领叶青山的烽火医缘
www.fjsen.com 2025-08-05 09:52:05 来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在炮火纷飞的抗战岁月中

闽西走出了一位红色医官

参与开创

晋察冀军区的卫生工作

并与白求恩等国际友人长期交往

被称为“白求恩第一传人”

他就是

红衣将领叶青山

他将“医者仁心”融入信仰

在民族存亡之际

用救死扶伤的双手

守护万千战士的生命

今日

我们一起重温

叶青山的英雄事迹

叶青山(1904年-1987年7月11日),原名叶志泉,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事业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军医处处长,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曾和白求恩同志一起创建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参与筹建医务学校,后任晋察冀野战军卫生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叶青山

被称为“红军最早的医官”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

他用手术刀和药箱

在血火交织的年代

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以热忱投身于抗日斗争中

抗日战争初期

叶青山历任

八路军一一五师军医处处长

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

参加组织了平型关战斗

和百团大战的战地救护工作

在任军区卫生部部长之初

面对百废待举的边区卫生局面

很快建立和健全各级卫生行政组织

亲自挑选人员组建军区卫生部

和所属分区卫生部

开拓发展了晋察冀边区

医疗卫生事业的新格局

在晋察冀敌后根据地

他带头献血抢救伤员

冒着生命危险

到敌占区搜集药材器械

受到毛泽东、萧克、罗瑞卿等的赞扬

被称为“白求恩第一传人”

叶青山与白求恩的烽火医缘

1938年6月17日,加拿大共产党员、世界著名的胸外科医生白求恩,自延安奔赴晋察冀军区。叶青山随同聂荣臻热情地欢迎这位国际战友,并聘请白求恩担任军区的卫生顾问。

初到边区,白求恩对敌后根据地的情况不了解,在初到晋察冀军区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对军区的卫生部指责、批评多,对工作的要求常常脱离实际可能。叶青山满怀对国际主义战友的情谊,总是热情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意见,积极配合、协助他开展工作,想尽办法向他介绍边区的实际情况,一次次消除误会,筑牢理解根基。

当白求恩了解到边区医务人员少、技术低,不适应战争的需要,倡议并亲自主持创办军区“模范医院”的工作。在创办军区“模范医院”过程中,叶青山也倾尽全力。从医院的选址、房屋的清理到设备的购置、人员的配备,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的食、住、行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部署。“模范医院”设在离军区卫生部8里以外的松岩口,叶青山每日往返,既要指导医院的工作,又要协助白求恩做手术,每天忙至凌晨才能休息。

“模范医院”建成后,白求恩在一次手术中,见到伤员失血过多生命垂危,便示意让一名看护员输血,可那位看护员因害怕而拒绝了,叶青山见状,主动上前,挽起衣袖说:“我是〇型血,输我的!”350毫升鲜血经过白求恩带来的三通注射器从叶青山的血管流进了伤员的血管,这是晋察冀军区首例施行输血。据勤务员高华回忆,仅四个月,叶青山为伤员献血四次。

叶青山的举动,让白求恩深受触动,他常常伸出拇指赞叹说:“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可从没有像在中国见到这样伟大而高尚的人,中国人民真是伟大的了不起的人民。”

白求恩逝世后,叶青山悲痛万分,亲自为其安葬,组织隆重的悼念活动,并在晋察冀边区大力宣传白求恩的事迹,号召八路军医务人员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

叶青山的传奇如他的名字

——青山不老,精神永存

毛主席见到他,

总喜欢说:“青山,青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将一生化作青山

以生命书写着医者仁心

真正的信仰和担当,

是在最艰难的时刻,

依然选择坚守;

真正的智慧和勇气,

是在最匮乏的条件下,

依然创造奇迹

这也是叶青山

用一生写下的答案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