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是廖俊波生前所用的微信昵称。
2017年3月18日,时任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这位大山之子,辛劳一生的“砍柴人”,停下了脚步,年仅48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2015年6月27日,廖俊波(左二)在政和县铁山镇东涧花卉基地了解情况。徐庭盛 摄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严守底线
“一个企业落地需要千百个理由,不落地只要一个理由。”为了让企业落户政和经济开发区,廖俊波在全县实施审批流程再造,首创“并审联批”制度,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自己任组长,亲自过问审批过程中的每一个难点,使审批效率大大提升。在服务入园企业方面,廖俊波提倡“两不见面”(企业不与审批部门见面、不与拆迁农民见面),全天候服务,24小时办公,由园区管委会提供全程服务。同时,要求每一位干部认真服务企业,及时解决企业主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和问题。
服务企业尽心竭力,但廖俊波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不管是在荣华山、政和还是武夷新区,廖俊波总要在大会上强调:“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
荣华山产业组团刚开始建设时,有4000亩的土地要进行三通一平,涉土方、管网、道路、绿化等诸多工程。然而,让园区建设方——南平合成革产业协会会长郑建华钦佩的是,廖俊波没有介绍一个熟人或亲戚来承包工程。“三年的时间里,他只找我帮忙一件事。那是2010年端午节前,他请我帮忙代购两箱粽子。为此,还特地交代驾驶员给了我200元钱。”
清廉家风
由于工作原因,廖俊波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但他对家人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廖俊波的父亲从浦城到政和探亲访友,他与父亲事前“约法三章”:欢迎到政和,自己坐车来,吃住都在朋友家,不要麻烦公家,不要四处讲儿子在这当县委书记。
父亲没怪罪他,知子莫若父,儿子就此秉性,当领导多年,他这个爹从没沾过好处与方便。因此,他叙他的旧,儿子忙他的工作,悄悄来,悄悄回。妻子林莉说,公公还表扬俊波,“当领导就要清清爽爽,不能公私不分,从他当领导第一天,我就这样要求他,他做得不错!”
他不仅这样要求父亲,也这样要求妻子和女儿。寒暑假,当老师的林莉带女儿到政和探望丈夫,廖俊波有规矩,不得接受任何名义宴请,包括亲戚、同学、朋友,吃机关食堂,把菜饭打到宿舍吃,因此,这些年,县里同志几乎没人认识她们。
林莉坚守三尺讲台数十载,从没要求“挪窝”或调岗,她知道说了也白说,因为俊波多次说过,他手中的权力只为公家办事,不能用于谋取私利,这是党纪,也是家规!
“咱清清白白做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这是廖俊波常对林莉说的话,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
如今,廖俊波虽然不在了,但廖家“干净做事、清正廉洁、公私分明”的家风,仍被南平的干部及群众广泛传颂着。
(本文资料来源:福建日报、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