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冷”土地“热”起来
2025-08-08 08:21: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8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杨宇煌) 夏日炎炎,在诏安县南诏镇,一处闲置近十年的地块正在上演“变形记”:在机器轰鸣中,原本无人问津、杂草丛生的国营诏安县毛巾厂,正一步步蜕变为综合商业用地和批发市场用地,该地块计容建筑面积从改造前的0.3万平方米增至1.3万平方米。 同样情况的,还有诏安工业园区内的麦凯智造婴童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土地,通过司法拍卖,被贝诺家具有限公司竞得,26亩闲置土地被重新利用起来,在今年上半年带来了近4亿元的产值。 近年来,诏安采取“地毯式摸排—多元化盘活—产业化植入”模式,盘活低效用地。截至7月,诏安已盘活低效用地793.64亩,改造面积位居漳州第一。 摸清家底 为重新利用“打前站” 俯瞰诏安大地,工业片区星罗棋布。这里是漳州的南大门,毗邻广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投资热土。 “诏安产业版图里,传统的工业企业占了大部分,他们在这里发展了十年、二十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随之显现。”诏安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张巍手里,有一张诏安低效用地情况汇总表,上面记录着低效用地的类型、用途、面积等信息,其中,有些用地的取得时间超过三十年。 从前,工业园区的招商秉承“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理念,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放,招入的项目质量也参差不齐。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了变化,一些多占少用、占而未用、占而未建的“空心”厂区出现,占用着土地资源,却没有带来应有的效益。 如何让低效用地变高效利用?“要盘活用地,先要对全县低效用地情况心里有底。”王张巍说,诏安从摸清家底入手,地毯式摸排了全县低效工矿用地、低效城镇用地、低效村庄用地等。 通过摸底,诏安绘制了《诏安县产业社区八大专业园招商一张图》《诏安县低效用地情况汇总表》,清晰列出全县八大专业园的低效用地企业及具体处置建议等要素内容,将低效用地再开发与产业社区工作有机结合,为精准招商提供翔实、准确的土地规划要素保障,共摸排出低效用地90宗、总面积4594.59亩,并建立工作台账。 “一地一招” 多元化开发改造 摸清家底后,诏安开始对表单上的低效用地“把脉开方”。 在诏安工业园区福建必冠芯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动化车间里,机械臂正以每分钟30件的速度精准作业。这家2022年从广东惠州搬到诏安的企业,三年间实现产值5422万元。 “最初落户时,79米长的厂房连一半的流水线都放不下。”必冠芯电总经理李木喜说,企业以生产LED铝基板为主,产品主要供应电视机、显示器等传统行业,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来到了技改升级的关口。要容纳更先进的设备,就要有更大的场地,用地成为企业面临的第一道关卡。 “把闲置用地给更有需求的企业。”诏安县工业园区土地规划局负责人黄静兰说,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园区马上联系用地,帮助必冠芯电顺利租赁占地36亩的7栋厂区建筑。这片土地原是福建诏安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用地,但建成后空置。为了帮助企业顺利生产,园区还同步联系设计单位制定方案,解决了原有厂房长度不够、无法放置流水线的问题。 针对不同低效用地的“病因”,诏安开出不同的药方,以“一地一招”的方式精准施策,围绕政府收储、厂房出租、扩建厂房、企业转型升级、帮扶恢复生产、签订履约监管协议、法拍盘活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多元化开发改造。 不仅要盘活,还要产生“1+1>2”的带动效应。“对盘活土地后重新引入的产业,要进行先期的筛选,以点带面,带动产业链条发展。”王张巍说,产业的植入,是让低效用地“热”起来的关键,为此,诏安加强国有企业、链主企业与工业园区的招商联动,以主导产业或特色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此外,诏安对利用低效用地的工业企业进行资金奖补或进行政策扶持,积极辅导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范围。目前,当地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已成功引入彩丰物流、米根喜置业等12个优质项目,其中,彩丰智慧物流产业园的引入,填补了诏安县大型现代物流园的空白。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