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看见你,福建力量 | 蔡崇达:我是家乡的文化“土特产”

2025-08-09 07:42:00 作者:陈黎慰 陈舒怡 陈鸣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看见你,福建力量

福建日报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看见你——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福建力量》

山海福建,活力四射。各行各业中,无数平凡的“你”正披荆斩棘,用汗水和智慧凝聚成奋发向前的福建力量,为新福建建设作出不平凡的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近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助人为乐的基层干部、匠心不辍的“守”艺人、敢闯敢拼的企业家、筑梦田野的台胞等,看见那份执着与努力,汲取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凝聚起福建力量奋进新时代。

蔡崇达:我是家乡的文化“土特产”

□陈黎慰 陈舒怡 陈鸣

7月27日,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蔡崇达随电视剧《命运》采风团队抵达泉州。一出机场,巨大的《命运》书籍装置和“金色故乡三部曲”巨幅海报便映入眼帘,他不禁感慨:“感谢家乡把我当‘土特产’。我本来就是家乡的文化‘土特产’。”这句话道出了他与家乡闽南之间的深层联结。

43年前,一个小男孩出生在晋江市东石镇。他的父母都未必能想到,这个闽南小镇的孩童,日后会成为摘得多项全国性文学大奖、广为人知的作家。7月,蔡崇达凭借《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斩获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这并非他首次获得全国大奖,但这部作品标志着一次重要的创作转向。

在蔡崇达看来,创作这部童书是一次冒险。他认为,优秀的童书应介入生命教育,用孩子能懂的语言探讨最复杂也是最本质的人生命题。《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是他首次完全采用儿童视角写作,开篇便大胆触碰死亡话题。因此,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降临,他确认自己“走对了方向”。这份肯定不仅来自儿童文学界,更是文学本身对他坚守的提醒:文学写作必须抵达人生的根本命题。

如何抵达?蔡崇达的答案是“你只有看见足够多的自己,你才能看到足够多的他人”。这一认知源于他的童年经历。小学四年级左右,内心“爆炸性”涌现的陌生情绪、情感与欲望曾让他无所适从。书籍成为他的救赎,文学教会他通过“命名”来理解与安放自我。他迷上了写作,领悟到优秀的写作者能通过深入自我内心,抵达他人生命的根处,将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显形、命名并呈现。

少年蔡崇达的写作之路并非坦途。因沉迷于写作导致成绩下滑,他的习作甚至被忧心忡忡的母亲付之一炬。为了争取写作空间,他先以优异的学业证明自己。为了给写作蓄力,大学伊始,他便进入报社实习,毕业后进入新闻媒体行业,供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知名媒体,几乎拿遍了行业奖项。

在旁人眼中的事业巅峰期,蔡崇达脑海中的一个声音却日益清晰:是时候回归文学写作了。随着父亲与阿太相继离世,更巨大的失落将他抛入更深的迷惘,“既无法回到家乡,又无法抵达远方”。创作《皮囊》的历程,与其说是他主动回归文学写作,不如说是他向文学发出的求救信号。

“谁会愿意读一个小镇青年的内心独白呢?”他曾这样怀疑。谁都没想到,2014年《皮囊》出版后,书中诸如“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等句子引发广泛共鸣,一跃成为持续多年的畅销书。蔡崇达逐渐明晰,文学写作正是他回家的路。他坚信:“所有作家必须‘生下’故乡,才能够‘生下’自己。”秉持这一信念,他于2022年推出首部长篇小说《命运》,2024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草民》,最终完成了以闽南为精神原乡的“金色故乡三部曲”。

在《草民》的后记中,蔡崇达如此总结这十年的心路历程:“从2014年到2024年,这三本书写了十年。2014年,我是既告别家乡又永远无法抵达远方的人,不知道如何展开每个新的日子;十年后的如今,我终于把故乡‘生’下来了。我因为回家而自由了,也因为回得了家而更有力量去往远方。”

从《皮囊》的非虚构剖白到《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的童真视角,无论其创作如何开枝散叶,根系始终深扎于闽南的土壤。

当被问及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蔡崇达的答案始终如一:“火的其实不是我的写作,火的是闽南文化,或许火的不是闽南文化,火的是传统中原文化的精神秩序。”

家乡真正的“土特产”,或许正是通过蔡崇达这样的书写者,让一代代人得以重新看见这片古老土地所蕴藏着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扫二维码看视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