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五大防范要点请知晓
2025-08-09 08:49: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8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近期,广东佛山发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日,记者就基孔肯雅热的相关问题采访了省疾控中心应急所所长、主任医师欧剑鸣。 欧剑鸣介绍说,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它不会通过空气、日常接触或呼吸道直接人传人,而是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基孔肯雅热主要在夏季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欧剑鸣表示,基孔肯雅热病人的典型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另外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比较常见。绝大多数病人属于轻症病例,一般一周内就能恢复,但少数患者的关节痛症状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和防叮咬。”欧剑鸣解释说,灭成蚊就是通过使用电蚊香、电蚊拍、灭蚊灯等工具杀灭家中成蚊。清积水就是居家生活要注意做好住宅周边的环境卫生,尽量减少住宅周边和室内的积水容器,室内小型容器要经常换水,消除伊蚊繁殖环境。防叮咬,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以及蚊香、蚊香液等。外出时穿长袖衣裤,或对裸露皮肤喷涂有效驱蚊剂,减少暴露被叮咬风险。伊蚊活动高峰一般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尽量减少在户外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停留时间。 欧剑鸣建议,如果群众怀疑得了基孔肯雅热,要及时去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或传染病医院的专科就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是否有外出,以便尽快得到诊断和治疗。一旦确诊,要做好防蚊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家人或朋友。治疗上,以退热、关节炎止痛、缓解皮疹瘙痒等对症治疗为主,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退热,儿童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退热。 欧剑鸣提醒,如果近期有外出旅游计划,可提前准备好驱蚊剂、长袖衣服等防蚊用品。如果从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游回来,应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状况,避免蚊虫叮咬。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