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中药标本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姚兴榕 摄
同学们穿梭在福州科技馆的展区,体验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姚兴榕 摄
同学们在地铁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秘地铁车站“大脑”——车站控制室。李旺 摄
东南网8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付丽宁 郑琳琳 罗菊熙 张芬 张烨)自6月起,海峡教育报社记者们深入福建东西南北四端偏远的宁德市霞浦县海岛中心小学、龙岩市武平县民主中心学校、漳州市诏安县霞葛小学、南平市浦城县盘亭乡东风小学、永泰县东洋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蹲点采访,推出“教育·最福建”系列报道。采访过程中,记者们看到了乡村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也深深体会到他们对大都市实践认知机会的渴望。
5日下午,由福建日报社主办、海峡教育报社承办的“山海少年 筑梦榕城”公益研学营开营仪式在福州举行。在随后的三天两夜里,学生们体验了新闻主播、城市科技、福州非遗、传统文化等内容,他们走出山海,走进课本里的“远方”,在行走和互动中开阔视野,逐梦未来。
职业劳动初体验
“同学们,你们平时在电视里、电脑上看到的新闻、节目,很多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哦!”5日晚,学生们来到演播厅参观,听工作人员耐心地为他们介绍播报间和导播间的设备。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新闻记者的工作,参观前,学生们认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新闻讲座课。记者老师围绕新闻的特性、类型、要素等方面展开介绍,普及知识,并以此次研学营为例,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抓住关键信息,写出一篇符合新闻标准的消息。
到了上台体验小主播的环节,来自诏安县霞葛小学的黄凯航第一个举手。“天黑了,猫头鹰孤独地立在树枝上。新搬来的穿山甲走了出来,宝宝还小,穿山甲妈妈驮着它……”只见他端坐在主播台前,开始朗读一段《嘿,夜里的朋友》,毫不怯场。
“哇,原来主播就是这样工作的呀!”等黄凯航播报完毕,其他同学也迫不及待地上台,当起了小小播报员。
除了体验新闻记者,学生们还来到麦当劳餐厅,变身“小小服务员”,进行城市职业体验。来自武平县民主中心学校的赖伊晗感慨道:“原来每一份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都不容易。即便是打扫卫生,日复一日地做,也很辛苦。”
“行走思政课”
“这是林则徐因禁烟被革职后,踏上被贬新疆的‘风雪征程’,这一枚‘宠辱皆忘’的刻章,他随身携带,激励自己度过逆境……”在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在福州则徐中学学生李鑫彤的讲解中拉开。
“他们的年龄与我相仿,我学着用更为浅显易懂的语句,替换掉书面化的语言,来与他们互动、讲解,就像与朋友聊天一样。”李鑫彤告诉记者。
在李鑫彤的讲解下,诏安县霞葛小学的黄语馨深受触动:“林则徐爷爷在艰苦的条件下还能认真读书,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认真学习。”
黄语馨也有一个“讲解员”的身份。她是霞葛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从三年级开始,她会为来校参观的嘉宾介绍校园。“看到鑫彤落落大方的讲解,有点儿羡慕。我还是不够自信,希望以后讲解时能更大方一点。”黄语馨说。
触摸科学“脉搏”
“哇!这个船好酷哦!”“哇!这就是球幕影院!”6日上午,福州科技馆里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学生们在这里触摸到了科学最鲜活的“脉搏”:在海洋探索展厅,触摸着“奋斗者”号仿真模型,仿佛透过冰凉的外壳,摸到了深海万米处的秘密;在基础科学展厅里,听着讲解员用大白话揭秘原理,站上电磁大舞台体验“怒发冲冠”的瞬间……
学生们像快乐的小蜜蜂穿梭在各个展区,反复体验感兴趣的项目。“课本里的知识活过来了!”霞浦县海岛中心小学的蒋忠航满是激动。科学的种子,已在探索的热情里扎了根。
在福州地铁树兜站,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感受“穿城速度”,探秘地铁车站“大脑”——车站控制室。走进其中,映入眼帘的是闪烁的监控屏幕和密密麻麻的操作按钮,这里集合了行车调度、设备监控及应急指挥功能。
“你们看,这是门禁系统。”站务人员边讲解边在系统上操作,“这里可以对我们车站的门禁进行一个远程的操控。”看着他们熟练地操作设备,实时关注运行状态,武平县民主中心学校的刘林坤与同伴们满是惊叹:“因为有哥哥姐姐们的默默守护,乘客的安全与顺畅出行才有了保障。”
探秘文化瑰宝
带着对科学的意犹未尽,学生们走进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文物立马“勾”住了孩子们的视线:“好多植物标本!”“这些铜勺是做什么的?”“骨头都是真的吗?”
2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内,畲族医药、海洋药材、蛇类药材等具有福建特色的中药标本排得整整齐齐,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学生蹲在展柜前,鼻尖几乎贴在玻璃上,边看边追着老师问,中医药的悠久与博大,就在一问一答里渗进心里。武平县民主中心学校的彭海轻声说:“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了要敬畏生命。”
来到福州,非遗体验自然是必选项,三坊七巷的茉莉花香先一步“迎”来了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茉莉花手环制作区,新鲜花瓣在指尖串成环,香气缠着小手不散。“这是福州的市花,我要带给妈妈。”诏安县霞葛小学的黄铮翔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眼里闪着光。
三条簪妆造体验区的女生们,换上传统服饰,盘起发髻,戴上三条簪,瞬间穿越回古代。“原来我们女生也能保家卫国!”霞浦县海岛中心小学的李清垚摸着发间的簪子,眼神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