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文化时评丨保住“老味道”,活出“新滋味”

2025-08-10 08:36:23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汤海波 实习生 胡灿阳

泉州洛江桥南古街“海丝文化街区”日前火热开街,改造提质后的千年古街,带着深沉的古意和新潮的活力与市民游客见面。今年4月,桥南古街还入选第六批福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因兼具年代感与场景性,在文化传播、经济效益和文旅融合发展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往往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其核心,则在于历史。桥南古街背山面海,坐落于世界遗产点洛阳桥畔,以“桥南”为名已有上千载。“老家底”的魅力不在于几栋老房子,而是大到整体的街巷布局、建筑风格,小到窗棂装饰、门楣雕花,无不是洛江儿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当地环境、文化传统相适应的产物。

近年来,洛江区仔细梳理城市文脉,对桥南古街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普查,结合文旅提升需求,有效串联具有价值代表性的巷弄、建筑、非遗、人文故事,形成《桥南古街传统街巷保护利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工作清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谱系,并先后投入超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历史建筑保护,成为泉州活化古街社区的重要试点。

文化,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之源。事实上,街区的形成首先在于人的聚居,产生出百业需求,逐渐衍生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当前有的地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基于商业逻辑开发利用,导致了源于生活的文化缺乏“烟火气”,割裂了街区与在地居民的情感联结。

所幸,桥南古街以“最小干预”为原则,以文化根脉“保得全、留得住、用得好”为目标,目前完成主街64栋房屋立面整治、9个节点景观提升,500多米的街区保留传承传统典雅的闽南红砖大厝、中西结合的洋房洋楼、精雕细琢的骑楼、特色鲜明的石构民居等文化风貌。这里并非简单地守好、修好传统建筑,也通过“一楼一策”激活空间,以非遗为引领,集中展示陈三五娘传说、泉州花灯、珠绣、妆糕人、俞家棍等特色文化元素,再根据当地特色进行整体定位、包装设计、投资运营,在活化利用方面下功夫。

毕竟,古街区保护的最高境界,是利于百姓生活,发挥社会、经济、文化效益,真正为民所用。

历史的“线头”连接着的不只有古街区,还有“烟火气”。原住民阿伯弹奏的南音曲调悠扬入耳;阿嬷撬出一只又一只肥美的海蛎,阵阵海味扑鼻;街坊们用带着老腔调的方言拉家常,嘴里念着祖辈传下来的吉祥话;邻里间坐在竹椅上乘凉,泡一壶洛江酸茶便能聊上大半天……这种从建筑到习俗的传承,让桥南街区成了活着的历史课本。

不同于静置的文物遗址和历史资源,历史文化街区具备成长的动态性和时代的参与性,在延展城市文脉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桥南古街需要持续探索跟进的,是对过度商业化保持必要的警惕,也需持续做好对内在历史文化价值的充分开发与阐释,进一步打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天地。毕竟,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棵大树,只有根系越深入,新枝才能越茂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