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重大突破!厦大团队发现老年痴呆全新治疗思路

2025-08-11 10:06:38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正成为全球老龄化社会的一大难题。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是高发群体,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量将超1亿。该病以进行性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为特征,核心病理标志是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纤维缠结,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近日,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杰教授团队取得关键突破,成果发表于知名国际期刊PLOS Biology(《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该研究首次揭示了G蛋白亚基β5(Gnb5)在调控β-分泌酶(BACE1)活性及Aβ生成中的关键作用,指出Gnb5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的一部分,是BACE1的天然“刹车”,可抑制BACE1的活性,从而减少Aβ的产生,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发挥保护作用。

BACE1是生成Aβ的关键限速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BACE1水平异常升高,但其调控机制一直成谜。张杰团队通过分析患者样本及模型小鼠,发现Gnb5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小鼠模型脑内表达(含量)均显著下调。团队实验显示,删除Gnb5,会加剧小鼠认知障碍和脑内Aβ沉积;而增加Gnb5的表达,则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认识缺陷,并减少Aβ堆积。进一步研究发现,Gnb5通过特定结构域与BACE1结合,调控其活性。如果这一结构域发生突变,Gnb5的保护作用就会消失。

这项研究明确了Gnb5作为BACE1关键负调节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理解Aβ致病机理提供新视角,也为通过调控Gnb5信号干预该病病理过程带来全新治疗思路,让人们看到攻克该病的新希望。

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杰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陈绍坤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个项目和基金的资助与支持,厦门大学周杰超教授及钟力副教授提供了宝贵意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