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请托“捞人”被骗能否追回钱款

2025-08-12 09:51:11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请托“捞人”被骗能否追回钱款

法院:诈骗者获刑,请托款没收

花钱请人办事,本是不正之风。但若是请到了骗子门上,花的钱还能追回吗?近日,仓山区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由非法请托引发的诈骗案件。

原来,李某某的家人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李某某想为其办理取保候审,便联系上了自称可以帮忙“捞人”的林某。林某以需要花钱为由,要求李某某向其支付请托款27万元。

收到钱款后,林某将这些款项用于赌博及日常吃喝挥霍,未用于办理请托事项。李某某虽然每日催问事情进展,林某某则编造“已经做通关系”等谎言予以推脱。两周后,李某某察觉事情不对,便叫停请托事项,要求林某返还钱款。林某先后返还20.2万元,剩余的6.8万元无力退还,李某某报了警。林某被抓获归案后,其家属向李某某退赔款项5万元,李某某出具谅解书。

法院经审理认为,林某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涉案数额为6.8万元,数额较大,已构成诈骗罪。综合考虑其积极退赃具有悔罪表现,判处林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李某某基于不法目的向被告人林某给付的不法请托款,依法应予追缴,基于本案认定的事实,从被告人林某处追缴违法所得1.8万元并从李某某处追缴被告人林某已归还的不法请托款5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仓山区法院法官提醒,财产成为法律保护对象的前提是财产来源、财产用途具备合法性。非法请托行为严重违背公序良俗及法律规定,“不法请托款”不受法律保护,试图通过找关系、送钱财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不仅可能导致经济损失难以追回,更涉嫌行贿、诈骗等刑事犯罪,面临法律严惩。(记者 阮冠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