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抗战精神
学习英雄故事
福建抗战英雄谱
1937年的秋天
他在油印的边区票样上
签下了自己的代号“青锋”
这个从闽南走出的后生仔
此刻正将复式记账簿
压在手枪与《论持久战》之间
——红色中国的第一套金融体系
就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
随着他指尖翻飞的算珠悄然成型
他就是被邓小平拍着肩膀说:
“你比一个团的兵力还重要”的高捷成
高捷成同志
是中国金融战线的革命先驱,
他的一生犹如
一部浓缩的红色金融史诗。
抗日战争时期,
他主持冀南银行工作,
在日军经济封锁中
建立起流动的金融血脉,
被邓小平同志赞誉为
"办了个马背上的银行"。
这位36岁就壮烈牺牲的金融战士,
用生命诠释了
"红色金融"四字的千钧重量
——那不仅是账簿上的数字,
更是浸透信仰的赤诚。
高捷成(1909年-1943年)
漳州人,冀南银行总行行长,晋冀鲁豫边区金融事业的奠基人。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1932 年 4 月在漳州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从事财经管理。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首创红军会计工作制度。1938 年任冀南税务总局局长、晋冀鲁豫财经处处长。1939年秋任冀南银行行长兼政委,主持了冀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成为当时各解放区中流通区域最广的一种货币。1943年5月14日,在河北白鹿角村为掩护文件,英勇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之下,时年34岁。去世后被安葬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马背上的银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高捷成跟随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
1938年,他出任冀南区税务总局局长、晋冀豫边区政府财政经济处处长等职,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军事和经济上面临双重压力。危难关头,毛泽东明确提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要造出独立自主的地方性货币!”。高捷成临危受命,立即与八路军前方后勤部部长杨立三负责银行的筹建。
1939年10月,归八路军总部后勤部领导的冀南银行成立,高捷成担任首任冀南银行总行行长兼政治委员。
冀南银行的物资和设备,多通过各种曲折的关系和渠道,从日伪占领下的石家庄、德州等地采购而来。由于时常要靠人背马驮的方式躲避敌军的围追堵截,冀南银行也因此被称为“马背上的银行”。
冀南银行发行钞票,标志着晋冀鲁豫边区军民揭开了与敌金融战的序幕。在他的带领宣传下,冀钞很快在市场站住了脚,在人民心中扎下了根,被誉为“抗日货币”。
敌后的经济战线的尖锐程度,绝不亚于军事战线。高捷成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作为经济战线的指挥员,必须和军事指挥员一样,做到知己知彼。所以他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和调查研究。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不畏艰险,常在夜间同警卫员提着马灯到基层了解情况,接触群众,有时日夜兼程一二百里到根据地边远地区去调查。
1941年底他将大量的调查材料结合建行两年来的经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1942年1月15日的分行主任联席会议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7项业务方案和详细具体的措施,使冀南银行在对敌斗争和发展根据地经济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于打击伪币,他提出商品打击、货币打击和汇兑打击措施,即巧妙地利用伪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差价进行买和卖、收和放,并提出于年内在天津等敌占区建立秘密的汇兑机构,以实现以伪币打击伪币。
高捷成提出银行或协同贸易部门要囤积盐、布、棉花、粮食等必需品,以保证军需民用,以对付敌之经济封锁,并有计划出口,解决敌占区人民的粮食恐慌。
高捷成还提出了五行(晋察冀银行、陕甘宁银行、山东北海银行、晋西北农民银行、冀南银行)通汇的战略性计划,旨在加强各根据地雄厚的物质基础,共同对付伪币,巩固抗币信用,调剂和增加抗日军民的供给,巩固根据地经济基础。
破冰济众 共克时艰
1939年冬到1940年春,八路军的军费供给异常短缺。高捷成号召银行员工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洗羊毛,捻成线,织毛衣,战胜困难。
1940年12月30日,日本发动了对根据地的“大扫荡”,高捷成率领冀南银行总行大队人马由小寨村出发向冀西转移。由于河上没有桥,只得踩着石头过河,行动十分缓慢,很容易被敌人追上。在这危急关头,高捷成下马破冰,站在过膝深的河水中,从容指挥人马过河,急速转移到了预定地点。
1943年荒灾岁月,高捷成与员工同吃黑豆、高粱和野葱,共渡难关。
冀南银行旧址
1943年5月14日,因汉奸告密,高捷成一行在河北省内邱县白鹿村宿营地被敌人包围,高捷成率部突围不幸中弹,危急时刻,他将银行的机密文件给了电话员周正云让其转移,高捷成壮烈殉国,年仅34岁!噩耗传出,边区广大军民悲痛万分。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同志痛惜地说:“捷成同志牺牲了,这是一个很大损失!”
高捷成在参加红军6年后寄回的第一封家书
这是高捷成在参加红军6年后寄回家中的家书,信中,他自称“浪荡子”。他抛家舍业弃子,欠下巨款,一去不回。但正是用他所欠下的这笔巨款,解了共产党领导下的赤卫队的燃眉之急,使之得到了壮大与发展。为了革命,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崇高的信仰,这样的“浪荡子”,舍小家而为大家,肩负共产党人的责任、肩负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的拳拳之心,感天动地。 一个革命者磊落坦荡、勇于担当的胸怀和赤子之心跃然纸上,天地可鉴。
高捷成作为
红色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不仅在经济领域开创了
根据地货币体系的先河
更以清廉无私的品格
和舍家为国的精神
树立了革命金融家的廉政典范
尽管经手巨额资金
他却始终坚持
“救国才能顾家”的信念
将个人利益置于革命大局之下
这种信念
成为他一生廉洁奉公的精神源泉
在金融战线这一
“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他以制度约束权力
以清廉抵御诱惑
以牺牲践行理想
展现了共产党人
“公款一分不贪、私利一丝不取”
的崇高品格
他的事迹跨越战火与时代
至今仍闪耀着信仰与责任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