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杨柳”将于今天夜间至14日凌晨在我省厦门到广东汕头一带沿海再次登陆,给我省带来显著风雨影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力做好台风“杨柳”各项防御工作。
一、全面进入响应迎战状态。各有关地区和部门务必保持高度警觉警醒,迅速进入响应迎战状态,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切实扛起防台风保安全的政治责任。特别是台风“杨柳”影响的重点县(市、区),预报会有10级以上平均风或250毫米以上过程降水的,一律启动Ⅱ级以上响应,全力应对。
二、强化风险研判周密部署。各地防指要强化联合值守、联合会商、联合调度,针对台风“杨柳”和风、浪、潮、雨的预报情况,滚动研判潜在的风险和影响,逐行业、逐领域部署落实好防范措施。漳州各县要细致研判大风暴雨对道路桥梁、水库山塘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气象、海洋渔业、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密监测,滚动做好台风路径、风力、浪潮、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预报工作,重点加强临近预报,及时向同级防指、防台风责任单位、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发布预警,及时“叫应”相应的防汛防台风责任人。交通、住建、公安、文旅、农业等部门要根据台风、暴雨等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动态分析研判本行业、本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需关注的重点风险,及时跟进调度部署防范措施。
三、严格落实海上防风避险。渔船渔排方面,沿海各地和海洋渔业部门要持续加强回港避风渔船和撤离上岸人员的安全管理,严防擅自离港出海;要加强跨省作业渔船调度和乡镇船舶管控,保障安全。海上船舶方面,海事部门要强化与浙江、广东等省联动,做好台湾海峡北上南下船舶的指挥调度,有序引导至安全水域避风或提前变更航线,远离台风影响海域,对危险品船、施工船、无动力船等重点船舶,要逐条落实好锚泊避风措施。客渡航线方面,沿海各地要严格落实恶劣天气禁限航规定,预报风力、浪高达到停航、停渡标准的,要果断停航、停渡,严厉杜绝顶风迎浪冒险航行的情况出现。施工作业方面,沿海各地港口企业、水上施工项目、海上风电、渔旅平台等,要根据本地区气象、海洋渔业部门预报预警信息,针对台风影响,及时采取停业、停航和停工措施,撤离疏散人员,确保安全。
四、严密防范陆上次生灾害。沿海,文旅部门要加强沿海景区、非景区景点、网红打卡点和海边民宿、海岛旅游等部位及大型户外活动的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根据台风影响适时关闭、停止营运。漳州、厦门等中南部沿海地区要关注岛礁游玩涉险问题,加强滨海沙滩安全巡查和管控。交通、公安交管部门要做好沿海高速公路、跨海大桥等易遭受台风风雨影响路段的巡查,加强交通疏导和安全管控。住建、交通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固在建项目的塔吊、脚手架、围挡等设施,以及沿街广告牌等高空构筑物,撤离疏散危险区域施工作业人员。市政部门要组织清疏排水管网,在城市低洼易涝点提前预置排水设备和作业人员,做好内涝防范工作。山区,要紧盯降雨落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预报有大暴雨的县,要启动“群测群防”机制,加密山洪沟口、沿河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点、高易发泥石流沟口以及山塘水库等重点部位的巡查、排查,果断转移受威胁人员。水利部门要加强调度和技术指导,督促大暴雨落区做好水库、山塘巡查排险工作,提前组织泄洪腾库,确保工程自身安全和上下游防洪安全。其他预报有暴雨地区要克服麻痹思想,结合本地气象、水利、自然资源部门预警,做好隐患排查和转移避险工作。各地在组织转移避险时,要紧盯建档立卡人员和隐患点、野外施工营地、农事林业用房、养老院、宗教场所等防汛薄弱部位,做好巡查排查,确保人员应转尽转。
五、做足应急准备快速处突。海事、海渔、交通等部门要提前调度海上搜救力量,向闽南沿海等重点海域预置专业救助船舶、直升机等搜救资源,确保一旦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消防救援队伍和电力、交通、通信等专业抢险力量要强化值班备勤,做好队伍物资整备,适时向重点地区前置,随时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农业部门要组织抓好农业减灾工作,指导农户抢收已成熟的早稻、果蔬等作物,尽全力减少损失。林业部门要指导林场、苗圃、森林公园等加强临山、临水、临涯的管理用房等建筑设施安全排查,及时组织转移避险。各地要加强避灾点管理,配足生活物资,保障转移安置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加强卫星电话调试,确保应急时刻能即时拨打通话。
六、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宣传、网信等部门要启动防台风新闻应急工作机制,组织新闻单位、媒体机构,通过线上线下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向社会发布报道台风预警信息、防御工作动态和公众防御指南,加强防台风知识科普,营造全社会共同防抗台风的良好氛围。通信管理部门要组织基础电信运营商,向台风影响区域群众、外地游客等重点人群发布防灾公益短信,提醒关注台风灾害风险。各地要用好户外走字屏、“村村响”应急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提醒群众防灾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