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14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在福州软件园的产业园区里,福建中科星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星泰”)的研发团队正围绕一台看似普通的“镜子”进行调试。这台被称为“灵镜”的设备,通过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可在60秒内完成30余项健康参数监测,这是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情景。
近年来,专注于区块链、AI健康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中科星泰以技术突破破解传统健康监测痛点,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探索健康管理服务的新场景。
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三十一届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科星泰智能AI健康监测系统亮相现场。(受访者供图)
技术突破传统监测难题
传统健康监测中,穿戴设备的繁琐操作、线下检测的时间成本,以及数据碎片化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常态化健康管理的瓶颈。中科星泰研发的“灵镜”系列AI健康智能设备,通过技术创新试图改变这一现状。
据介绍,“灵镜”的核心技术在于血谱光学成像与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设备通过传统摄像机配合特定波长光学技术,捕捉用户面部微血管血流变化信息。这些肉眼不可见的数据经实时采集后,传输至云端AI平台,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生成涵盖心率、血压趋势、血管功能、代谢状态等健康指标的评估报告。整个检测过程无需穿戴设备,用户仅需自然站立并保持呼吸平稳即可完成。
“所有数据会同步至配套手机APP,形成动态健康档案。”中科星泰董事长魏良峰介绍,档案中不同健康状态的数据以不同颜色标注,便于用户直观了解自身状况。同时,平台可基于数据生成个性化健康建议,涵盖饮食、运动、睡眠等干预方向。目前,该项相关技术已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福州市和重庆市等多地开展试点应用。
在技术落地过程中,中科星泰逐步从单一设备研发向“检测-分析-干预”全链条服务延伸。依托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数据支持和自主研发的华夏健康大模型,企业构建起个人动态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健康数据的长期追踪与风险预警。
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在福州软件园区内试点,记者看到市民通过“灵镜”完成检测后,APP会自动推送针对性建议。对于老年群体,重点追踪心脑血管相关指标;对于职场人群,侧重压力指数与代谢状态监测;对于慢性病患者,则提供日常指标波动记录。
“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病’向‘主动预防’转变。”魏良峰表示,通过降低检测门槛,企业希望让健康监测融入家庭、社区等日常生活场景。
魏良峰介绍,中科星泰弦力场团队还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以2025马来西亚吉隆坡清真展览会为契机,携旗下Aether Health Hub健康小屋项目亮相。该项目以“随时随地 精准早筛”为核心主张,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其中,融合了当地人群的健康需求与文化特性研发的健康大模型,能够为用户生成符合当地习惯的健康方案,“灵镜”作为健康小屋的前端核心检测设备,为大模型提供精准的原始数据支撑。
魏良峰对记者说:“在马来西亚的落地规划中,中科星泰计划与保险公司、医院及健康中心、社区服务网络等三类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在社区服务网络方面,计划落地1000家健康小屋,覆盖主要社区与商圈,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服务。”
以技术创新构建核心优势
从中科星泰的发展路径中,可看到“专精特新”企业的典型特征:聚焦细分领域,以技术创新构建核心优势。魏良峰说,在产品迭代中,企业注重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结合。针对家庭健康管理场景,优化设备操作流程,降低使用门槛;针对海外市场,强化本土化研发,确保技术方案适配不同文化背景。这种“专业化研发+精细化服务”的模式,让企业在健康科技细分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
记者了解到,福建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67家。据了解,福建省将在资金奖励、融资支持、技术改造、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管理提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主业、重视研发、提升质量,深耕细作细分行业领域,努力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