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郑琦)8月15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主办的“永不磨灭的记忆——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献展”在福建博物院正式开幕。国家一级文物1937年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出版《抗敌导报》创刊号、1937年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印发《为反对日寇进攻发动对日抗战宣言》等珍贵实物亮相。
从“九一八事变”揭开抗战序幕,到“七七事变”点燃全民族抗战烽火,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救亡图存的钢铁长城,以十四载不屈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捍卫民族尊严的壮丽史诗。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集中展陈270余张展版照片和254件展品,真实再现了1931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史,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游客参观展览
展览以历史脉络为主线,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烽火初燃,民族觉醒”重点展示日本扩大侵略与中国局部抗战的史实,呈现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迫切要求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系统展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以及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第三部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聚焦全国各族各界民众奋起抗战和国际社会支援中国的历史图景;第四部分“胜利曙光,民族解放”则着重反映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是汇聚起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
在全景展现全民族团结抗战历史的同时,展览还通过珍贵文物与历史影像,生动呈现了八闽儿女气壮山河的抗战篇章。从福建子弟兵整编为新四军主力之一挥师北上,到中共福建党组织在闽东、闽中、闽南等地组织坚持游击战;从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奔走呼号、宣传抗战,到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爱国进步人士云集福建永安,以笔墨为刀枪,开展抗日文化救亡运动;从大批爱国华侨青年毅然回国参战,到闽侨领袖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踊跃捐输支援前线,福建在抗战中作出兼具人力、物资与战略支点的重要贡献。
“前日,侄正整装乘舟返国,但他此行不是回家省亲,乃是为国当兵服务而去。”这是展览中,一封1939年4月菲律宾妹妹寄姐姐侨批。这封侨批中,远在菲律宾的妹妹写信告诉姐姐,侄儿毅然回国参加抗战,并安慰姐姐不要担心,预祝侄儿成功。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多封侨批封和抗战时期华侨的捐赠证明书。这些侨批反映了当时华侨热爱祖国、抗日救国的民族精神。
1939年4月菲律宾妹妹寄姐姐侨批以及抗战时期华侨的捐赠证明书
1931年福建民国日报副刊《反日救国专刊》揭露日军暴行、探讨救国策略,有效推动了闽地抗日救亡思潮的传播,是研究区域抗战文化的重要史料;国家一级文物1937年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出版《抗敌导报》创刊号以宣传抗日救亡、动员群众为核心宗旨,成为推动闽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舆论阵地;国家一级文物1937年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印发《为反对日寇进攻发动对日抗战宣言》明确提出“捐弃前嫌、联合救国”的统战主张,是研究闽西抗战史的关键物证。这些黑白的图像与泛黄的史料文物亦见证着八闽儿女以毁家纾难的牺牲精神和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为全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福州市民周先生带着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前来参观。在观展后,他说:“今天特地带着孩子来参观,带孩子一起重温抗战的历史,希望通过观展能让孩子更加了解这段历史,能够铭记这段历史,立志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展版通过一组黑白照片展示福建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图景
福建抗战史料文物
据了解,该展览已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此次展出将持续至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