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后,飞虎队专门给长汀县政府写了一封感谢函。(翻拍自省档案馆相关图册)
东南网8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文/图)
日前,由福建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办的“铭记英雄——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福建博物院展出。其中,专辟一章《飞虎长汀》讲述飞虎队与长汀的故事。
1945年初,因日军反扑,赣州等多地沦陷,长汀机场成为东南前线唯一的空军基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又称“飞虎队”)的一个支队100多人进驻长汀,任务是轰炸打击被日寇占领的台湾等地的军事要地。飞虎队在东南沿海的行动让横行在东南海上的日军舰船销声匿迹,日军在汕头和厦门间的航线被切断。同时,他们织就的严密防护网也让长汀民众终于不用“跑警报”了。6个多月后,飞虎队和长汀人民共同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千年汀州古城得以留存至今。这座曾被日机轰炸10余次的小城如今过得烟火寻常,但长汀人深知这太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那段烽火岁月里,他们与飞虎队朝夕相处、生死与共所结下的情谊在彼此心中也依然温暖如初。
最好的洋房给飞虎队住
去年9月,长汀县水东街的黄氏丽园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Jeffrey Ballard Greene)带着飞虎队后人们来访。工夫茶、瓜果、各式糕饼摆满桌面,丽园主人黄思霖和美国友人围坐在一起,仿佛80年前家中的情景再现。
80年前,飞虎队进驻长汀,这座典雅的仿欧式建筑就是他们的住所。那年,黄思霖3岁,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丽园刚刚竣工,这是一座占地410平方米、3层高的洋房,砖石土木混合结构,雕梁画栋,花木环绕,是当时长汀城最气派的洋房。黄思霖的父亲黄丽川是长汀纸行怡和行老板,用多年积蓄盖起了这栋洋房。听说飞虎队来了,他二话不说便将新房让出来无偿给他们居住。
除丽园外,飞虎队在长汀还有另外两处住所,一处是东南旅行社,另一处是南寨梅林中山堂,皆是环境清幽、安全隐蔽之处。在日常饮食上,当地也安排专门的厨师照顾队员的一日三餐。
黄思霖听二哥黄思贤(已故)说,飞虎队来之前,日本飞机经常轰炸长汀,丽园也差点被炸毁。有一次日机投了燃烧弹,丽园的木构窗户烧着了,父亲从楼下打了水拼命灭火,才算保住了房子。
“长汀人对日本侵略者非常痛恨,所以尽己所能给飞虎队提供帮助。”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王英介绍,在长汀县城南的霹雳岩山顶上,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壬寅年(1602年)的万魁塔,这座13层高的古塔正对机场跑道,有碍于飞虎队的战斗机起降,当地也忍痛把它拆除了。
黄思光是黄思霖的大哥。1945年,他15岁。记忆中,飞虎队员坐着吉普车经过,都会很客气地和大家打招呼:“你好!”家里做了客家美食也会给他们送过去,飞虎队则回馈以咖啡、牛肉罐头等。
在战斗、训练之余,飞虎队员有时会在长汀城内逛逛,他们尤其喜爱长汀的美食。当地流传一个小故事:飞虎队员要买灯盏糕,因语言不通,他们只能用手比画。结果,一角钱一个的灯盏糕,飞虎队员给了一块钱,糕店老板只好赶紧再包上几个塞给他们。朴实本分的长汀人给这些美国大兵留下美好的印象。
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长陈日源告诉记者,长汀以前是汀州府所在地,有文化的人很多,所以大家连说带比画,能跟飞虎队员聊上两句。而且长汀还是客家首府,客家人一向好客,更不用说对远道而来帮助他们的飞虎队了。
在长汀的端午节,飞虎队员也拿上自己的皮筏艇组成一队参赛。据长汀县同乡会会刊载:“他们以为自己身躯高大,稳操胜券,殊不知自己的对手是汀江著名的‘铁艄公’,结果美国队败北。这是一场长汀县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国际龙舟赛’。”
此外,抗战期间内迁到长汀的厦门大学于1944年增设了航空工程学系,为抗战输送人才。学生们积极报名留美空军飞行员考试等。飞虎队的到来更激发了他们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热情。
飞虎队员的礼物
在长汀市民毛伟先的家中,一直珍藏着三把亮晶晶的不锈钢汤匙,上面刻着字母“U.S.N”,这是当年飞虎队员送给毛家的礼物。毛伟先告诉记者,当年母亲康拜三把汤匙交给他的时候说:“飞虎队是来共同抗战的,我们要记住人家的好,做人要懂得感恩。”
1945年2月2日,飞虎队的40多架画着鲨鱼嘴的战斗机及20多架运输机降落在长汀机场。长汀人觉得奇怪,因为这群“大鸟”飞来的时候预先没有响起尖利的防空警报。很快,大家就高兴地奔走相告:“这是美国飞机,飞虎队来帮助我们打日寇了。”
毛家在兆征路经营毛明新印务局,飞虎队员经常进店购买文具,便和毛家渐渐熟络了起来。“我的母亲是个文静内向的人,可是她对飞虎队员却十分热情,这是有原因的。”毛伟先告诉记者,1939年端午节次日,日机轰炸长汀县,水东街、半片街等多处被炸,民众40多人遇难,这其中就有毛伟先的外婆钟品兰。“外婆被日本人炸死了,走的时候她才48岁,面目全非。”母亲康拜三每次说起来总是忍不住落泪。
美国飞虎队进驻长汀,犹如一把尖刀扎在日军心腹上,有力打击了其嚣张气焰。飞虎队入驻没多久,一架日军飞机就飞临长汀机场上空向机场投掷炸弹。在探照灯的指引下,布设在机场周围山头上的高射炮朝它一齐开火,使其在邻县境内坠毁。次日,不死心的日机又来袭扰,再遭迎头痛击。此后,日机便很少再敢袭扰长汀。
国仇家恨让康拜三对飞虎队更多了一分感激之情。熟识后,她会做一些客家小食请他们吃,飞虎队的翻译员有时还请她带队员们去附近的小吃店吃点心。队员们吃得津津有味,竖起拇指大赞:“good!”细心的康拜三发现他们用竹筷笨拙,便递上自家的陶瓷汤匙。一天,飞虎队员们给康拜三一家送来了份礼物,打开一看,竟是三把不锈钢汤匙。如今这三把汤匙已成了毛家的传家宝,也是飞虎队与长汀人民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
除了毛家,在长汀,许多人家都有着飞虎队员送给他们小礼物的珍贵记忆。王裕林当年在店头街开理发店,据其子王跃生回忆,原来店里都是用木盆装水、水瓢舀水给客人洗发。飞虎队员来了几次后,给他们送来一个铜制的水龙头。王裕林把它安到一个大木桶上,给客人洗头时只要把水龙头打开,就有了“自来水”。他的小店也一跃成了长汀城最高档时髦的理发店,这个水龙头一用就是40年。
郭如淮今年88岁,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年飞虎队员只要上街,屁股后面一定跟着一大群小孩。因为他们路过食杂店就会给孩子们买糖果、香蕉等稀罕物。那时长汀的香蕉都要从漳州天宝运过来,价格不菲。糖果更是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机场外围他们也不拦着,放小朋友进去捡空弹壳带回家玩。小朋友看到飞虎队员就会高兴地大喊:“飞虎队,顶好!”
“当之无愧的伙伴”
“尽管山清水秀的长汀被飞虎队员称作心中的又一个‘香格里拉’,但他们到这里并不是来享福的,毕竟这是战场。”长汀县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戴玉珠告诉记者,在长汀的日子,飞虎队每日早晨起飞,前往被日寇占领的军事要地进行轰炸。每个队员都要做好思想准备,去执行任务可能就回不来了。长汀人民曾亲眼目睹飞虎队战斗机坠毁、受伤飞行员被抬出机舱……
在飞虎队进驻长汀半年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人们奔走相告,长汀城锣鼓喧天。飞虎队员高兴得跳起来,拿着手枪啪啪啪地朝天空打,枪声响彻大街小巷。
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举行。《长汀县志》载:“全市挂我国及英、美、苏、法等盟国国旗,鸣高射机关枪101响,会后盟军飞机升空表演……活动持续三天。”在一张记录长汀庆祝抗战胜利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飞虎队员也上街和当地民众一起游行。
胜利后,飞虎队专门给长汀县政府写了一封感谢函道:“我们觉得在长汀的服务是中国各地中最令人愉快的。我们在这里的友谊日益深厚,命运安排我们来长汀是如此幸运。诸位先生在拯救中国的诸多事务中,仍能为我们做这一切,这在我们心中是一座丰碑,证明了中国人伟大的品格……在看到中国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强大、更幸福、真正实现民族团结时,我们内心深深的满足。我们向你们致敬,你们是这场战争中当之无愧的伙伴。”
2015年,长汀举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美国飞虎队在长汀纪念活动。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发来了贺信,她说:“正义的事业是不分国界的,善良的人们总是互敬互爱的……当年长汀人民与飞虎队勇士在血与火中结下的深厚情谊,犹如丰碑耸立在二战的历史上和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如今,在长汀中小学的乡土教育课程中,飞虎队的故事是其中重要的一课。去年,通过杰夫·格林牵线,美国洛杉矶埃尔兰乔高级中学与长汀一中缔结飞虎队友谊学校。截至目前,福建已有9所飞虎队友谊学校。今年7月20日,长汀县与加利福尼亚州皮科里维拉市签订“友好城市”意向书。
在飞虎队长汀纪念馆里,还珍藏着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博士捐赠的105件飞虎队文物。其中,有一张写有“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的绸布。这是抗战时期中国航空委员会为飞虎队员等来华抗战的洋人发放的“血符”。若遇到飞机被击中等紧急情况逃生,飞虎队员只要出示它,中国军民见到就会对其进行救助。杰夫·格林告诉记者,援华作战期间,近2600名美籍飞虎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飞虎队员被中国军民营救。在中国战区,美国飞行员跳伞后的生还率超过了90%,许多中国人在营救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遗憾的是,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当年驻扎长汀的飞虎队员名单遗失,至今仍未找到。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李靖生表示,没有飞虎队,这座千年古城可能早就因为日寇的轰炸被夷为平地。硝烟散尽,英雄未远。长汀人从未忘记这段历史,始终感念在心,对他们的寻找没有停止。
飞虎队员送给康拜三一家的不锈钢汤匙
郭如淮凭记忆画出飞虎队员送给理发店的水龙头
被日军子弹打裂的飞虎队员克利福德·隆的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