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央视关注福州非遗创新体验 软木画变身“头上风景”

2025-08-19 16:24:45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https://vod.fznews.com.cn/common/custom/20250818/8d92189a-9fc7-4c65-9846-b678b1c1c649_material_high.mp4

17日,央视将镜头对准福州,报道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以创新形式展示非遗软木画的生动实践。其中,“将软木画戴在头上”的沉浸式体验成为关注的焦点,让这一传统技艺以时尚姿态“破圈”,为福州文旅增添一抹亮色。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位于福州三坊七巷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内。今年暑假,博览苑集中展出了百余件非遗精品,并通过传承人互动、科技体验等方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软木画从静态展品变身为可佩戴的“头上风景”——发饰间鹤舞翩跹、亭台错落,方寸之间尽显千年古韵,吸引众多游客体验。

软木画又名“木画”,是发源于福州的一种软木雕刻手工技艺,形成于20世纪初,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软木画以栎树软木为材,以刀代笔,雕琢出“一框藏山河”的意境。

福州软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清韵介绍,制作一幅软木画要历经选料、画稿、切片、雕刻以及最后的拼贴等工序,最精细部件薄至0.1微米,单件作品需要上万件微雕零件。“过去软木画多为摆件,如今通过发饰设计、文创改造,让它‘活’进了日常生活。”林清韵说。

福州的创新尝试,让非遗变得可触摸、可感知。游客陈女士赞叹:“戴上软木画发饰,仿佛把福州山水顶在头上,拍照特别出片!”这种兼具传统底蕴与时尚表达的传播方式,不仅拉近了非遗与年轻人的距离,更探索出一条“非遗+文旅”的融合发展路径。(记者 燕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