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跨越海峡的香火传递——平和心田宫与台中元保宫的百年神缘
www.fjsen.com 2025-08-21 10:42:05 来源:东南网

平和心田宫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摄

台中元保宫(资料图片)

东南网8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平和县坂仔镇的心田村与台湾台中市的赖厝廍相距600多公里,中间隔着台湾海峡。然而,两座宫庙、同一种信仰却让两地紧紧相连,承载着一段跨越百年的深厚情缘。

在心田村,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心田宫立于象鼻山麓,它的历史可追溯至心田一世祖卜隆公。

元朝至正年间,卜隆公由诏安田心自然村搬迁至平和县坂仔镇,为不忘故地,将新居命名为“心田村”。迁徙时,他们随身奉请保生大帝神像,并安置在居所内朝夕供奉,这便是心田宫的雏形。

明朝天启年间,由于香火日益旺盛,赖氏族人在象鼻山麓兴建了正式宫庙,即今天的心田宫。心田宫历经沧桑,屡毁屡修,却始终保留着闽南宫庙的建筑特色。

最近较大的一次修葺是在2023年,由闽台心田赖氏信众集资而建。远而观之,金黄的琉璃瓦,搭配高扬向天的燕尾脊,以及檐角上繁复的剪瓷雕,在烈日下璀璨夺目;走近再看,蟠龙石柱庄重威严,墙上的浮雕深浅有致,主殿内梁枋斗拱间榫卯精密,彰显着闽台赖氏宗亲对这份共同信仰的尊崇。

与心田宫隔海相望的元保宫,位于台中市赖厝廍,它见证了赖氏族人迁徙台湾、开拓发展的历史,也见证了两岸之间割不断的血缘、神缘和情缘。

清朝乾隆年间,为了生计,赖氏祖先不畏艰险,渡海赴台。当时的台湾被称为“瘴疠之地”,初到的开拓者常因水土不服而患病。清朝雍正年间,他们将心田宫保生大帝香火及神像奉请到了台中市赖厝廍。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岛内信众与村民共同出资兴建了元保宫,“元保”二字,寓意“追念元始,保佑合族”。

元保宫同样采用闽南宫庙的建筑样式,也历经修缮和重建。宫前左右各有一棵古榕树,枝叶繁茂如盖,分别镇守门庭两侧。两树之间建有牌楼,上书“元保宫”三字。进入广场后,石铺地面平坦宽广,前行至前殿,左右开门设计,再往前即为主祀保生大帝的正殿,只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其中的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展现出闽南古建筑精湛的技艺。元保宫也是台中市最大的保生大帝宫庙。

心田宫一直被元保宫视为“母宫”。20世纪80年代末,两岸恢复交流交往后,心田宫与元保宫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

1986年11月,心田宫重修竣工时,台湾元保宫曾组织进香团回祖地进香,共同举行保生大帝安坐庆典仪式;自2009年开始,心田宫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九举办“两岸情·心田缘”保生大帝文化节活动,只要条件允许,元保宫都会组团前来参加;2010年5月,应台中元保宫和台北保安宫的邀请,心田宫保生大帝金身首次赴台绕境巡安祈福,受到台湾信众热烈欢迎;2022年8月,平和县“心田叔颖文化两岸研究会”在心田宫成立,心田村也被授予“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地(同名同宗村)”称号,闽台宗亲经常欢聚一堂,共话同胞情谊,同编宗亲族谱……即便斗转星移,这条由血缘、亲缘、神缘编织而成的信俗纽带,依然坚韧如初。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