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潮剧社徽章
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内,一枚国家三级文物静静陈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芗潮剧社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英勇抗战故事。
该徽章为蓝白底铜质,连体双盾形,蓝底右上角白文“芗潮”铭文标识。盾面为戏剧男女人物白纹脸谱,背面一弹簧形别针。
芗潮剧社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漳州,是一支活跃于闽南地区的革命文艺团体。作为芗潮剧社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彭冲把戏剧作为抗日反蒋的有力武器,推动了闽南地区抗日文艺联合阵线的形成。
在漳州地下党的直接领导下, 芗潮剧社利用戏剧舞台排演进步健康的话剧和歌曲,唤醒民众爱国热情,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剧社深入闽南乡村城镇,将《放下你的鞭子》《伤病医院》等抗日剧目送到田间地头,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点燃了闽南大地的抗日烽火。
自1934年成立起直到1938年6月被地方国民党当局取缔,芗潮剧社连续组织七次大型公演和多次小型演出,足迹遍布漳州城乡以及厦门等闽南各地,在闽南地区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高潮。一大批爱国青年、工人、店员、教师等加入剧社,壮大了革命力量,使漳州这一闽南重镇,成为漳厦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如今,这枚历经战火洗礼的徽章静驻展柜,它不仅是那段峥嵘岁月的实物见证,更是闽南抗战文艺精神的生动载体。而在闽南这片红色热土上,那段光辉历史正以崭新方式赓续传承。漳州两所高校——闽南师范大学芗涛剧社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芗潮剧社,接过历史接力棒,用青春演绎红色基因。
2023年,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恢复芗潮剧社,将芗潮剧社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学院思政工作红色文化品牌,激活“大思政”育人源头活水。
成立以来,芗潮剧社先后创作编排了《放下你的鞭子》《高捷成家书》《落花生许地山》《我签下了北平和平解放协议》等剧目。他们坚持送戏下乡,进社区、进军营,并受邀到福建谷文昌干部学院、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等地演出。进一步发扬传承芗潮剧社的优良传统,潜心打造更多有共鸣、能共情、会出圈的文艺精品,推动芗潮剧社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记者手记
芗潮澎湃向未来
芗潮剧社从烽火连天的历史深处走来,历经91年的沧桑变换,从未被历史遗忘。如今,当年轻的面孔在革命旧址演绎着烽火岁月故事,那一声声救亡图存的呐喊依然叩击人心。
今年初夏,我在漳州高新区龙江岁月看到年轻演员重现这一幕。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芗潮剧社的学生们身着粗布褂子,用方言演绎着抗日救亡的故事,台下老农跟着台词轻轻哼唱。这场景与档案记载的 1934 年黄金戏院首演重叠 —— 当年彭冲、柯联魁等先辈也是这样,把《伤兵医院》演到街头巷尾,让 3000 名社员成为燎原星火。
真正有力量的文艺永远年轻。新一代的芗潮人,正以戏剧为笔,守护着历史的温度与精神的火光。他们用热忱续写时代的篇章,让那段峥嵘岁月中淬炼出的信念与情怀,在今天的文艺创作中重新苏醒、生生不息,如同火炬一般,照亮一代代人前行的道路。
离开展馆时,夕阳透过玻璃照亮徽章背面的编号。这数字或许是当年某位社员的编号,但此刻更像一把钥匙 —— 打开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年轻一代用戏剧续写的精神密码。
芗潮剧社徽章背面
图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芗潮剧社的学生们演出《放下你的鞭子》
本文图片由“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