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周宁:碧水“流金”富山乡
www.fjsen.com 2025-08-22 09:17:58 来源:东南网

游客在溪口村的亲水平台嬉戏。

东南网8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魏知秋 刘志玮 文/图)

8月20日,雨后初霁,晚霞将周宁县咸村镇樟源溪染成一片金色。溪畔步道上,游客或驻足拍照,或凭栏远眺;浅水区里,孩子们光着脚丫追逐嬉戏,欢笑声在山水间回荡。

“以前这边杂草丛生,现在成了‘聚宝盆’。”咸村镇樟源村党支部书记阮祖强望着改造后的亲水景观感慨道。去年以来,该村以溪流治理为契机,通过打造国学主题亲水项目、新建移动集装箱民宿和步道、升级“樟源溪畔”休闲营地,让沉寂的溪流重焕生机。

周宁县地处闽东北,境内溪流纵横,流域面积达1011.5平方公里,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该县充分挖掘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资源,将生态好水转化为发展“活水”,探索出一条“以水为媒、生态富民”的发展新路。

清水为基

清晨的东洋溪畔,水面波光粼粼,河岸绿树成荫,市民陈颖牵着女儿沿步道闲庭信步。“这几年,东洋溪的水不仅变清澈了,沿岸地带还配套建设了景观带,别提有多美了。”陈颖说。

作为周宁的“母亲河”,东洋溪曾因污水直排而变得“脏乱差”。如今,通过系统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滨河景观带、河滨公园等系列景观,东洋溪重现往日灵秀。

东洋溪的蝶变,是周宁县深耕河湖长制、扎实推进“绿水保护战”的缩影。近年来,周宁县以被列入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将“治水”作为改善县域生态环境的突破口,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在宁德市率先实施“民间河长”机制,建立“河湖长+公检法”协同治理模式,全县98名县乡两级河湖长、92名村级河道专管员分级分段值守溪流两岸。

一组数据可见成效:去年以来,河湖长累计开展巡河9524次,河道专管员巡河52308次,解决各类问题2435个;开展河道清淤清障专项行动,累计清除弃土弃渣118.8立方米、打捞河漂垃圾381.6立方米。

不止于常态巡查,周宁县更在源头防控上持续发力:积极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综合利用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337个排污口治理任务;在全县各流域共设立71路河道视频监控点,实现巡河护河“全覆盖、无死角”……截至目前,周宁县已累计投入水治理专项经费6.3亿元,全域54条河流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正在周宁徐徐展开。

水韵生金

“扑通!”在泗桥乡溪口村的漂流河道上,一艘橡皮艇冲下最后一道陡坡,溅起半米高的水花,引得艇上游客大呼过瘾。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山休闲文旅基地。

“我们村的水资源开发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升级过程。”溪口村党支部书记徐景辉介绍,溪口村地处华东第一高山人工湖——芹山湖下游。2013年,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溪口村成功吸引在外企业家返乡投资2000万元开发溪口峡谷漂流项目,村集体以资产、资源入股分红,周边村民也得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这是溪口村第一次尝到“水经济”的甜头。

“可光靠漂流,留不住人。”徐景辉说,为此,溪口村整合资金1600余万元,对原有资源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把零散的水资源串联起来。

“纵三线周宁浦源至纯池段公路通车后,溪口村到周宁城区的时间由原来的50分钟缩短至20分钟,旅游业越发红火。”徐景辉说,如今,村子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次,周末可达2000人次,村民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这样的“水富乡村”现象在周宁并非个例。近年来,周宁县将“幸福河湖”建设与“美丽乡村”相结合,依托流域水系分布和文化特色,通过跨村联建、村企共建等模式,开发了一系列以“水”为主题的游玩项目,让每条溪流都找到自己的“打开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8月8日,位于纯池镇的纯池湿地公园人头攒动,“飞天凤凰”特技表演、烟花秀、特色市集等活动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周边农户家的土特产、农家乐的饭菜也大受欢迎。

“好水既能养出鲜美的鱼、甘甜的果,更能聚人气、引财气。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文化旅游宣传月活动,吸引更多游客、乡贤和投资者,更好释放绿水青山的价值。”纯池镇党委宣传委员孙勇健说。

活水润业

优质的水资源不仅带来人气,更孕育出特色产业。在钟山桥水库深处,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的养殖网箱如水上田垄,19万尾史氏鲟、达氏鳇及杂交鲟游弋其中。

这些有着“水中熊猫”“水中活化石”之称的大型鱼类,极具经济价值。它们生长速度慢,对水质和温度要求较高。2013年,看中周宁优质的冷水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落户钟山桥水库,发展鲟鱼网箱养殖。

“一般来说,鲟鱼一年的生长周期为6至9个月,而这里水温常年保持在15摄氏度至23摄氏度,水质清澈、溶氧充足,鲟鱼一年能生长11个月,成活率高达98%。”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明乐说,目前,公司已逐步掌握了南方鲟鱼苗人工繁育、小鱼苗雌雄分拣、活体取卵制作鱼子酱等关键技术,形成从繁殖、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产鱼子酱30吨、鲟鱼肉深加工食品50吨。

水能养鱼,也能养花。在鲤鱼溪与东洋溪交汇处,近10家规模花卉企业在此扎根。在福建馨蕙兰园艺有限公司的种植大棚,自动喷灌系统“吱吱”启动,清澈的溪水化作细密水雾,轻轻洒在文心兰翠绿的枝条上。

“花卉对水质格外挑剔,选择周宁,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好山好水。”该公司负责人余朝晖介绍,灌溉用水直接从溪边引入,无需过滤。用优质水培育出的花卉品质出众,售价可观,基地内的80万盆文心兰年产值可达千万元。

一花引得百花开。像福建馨蕙兰园艺有限公司这样的花卉企业在周宁已形成集群效应,多肉、小菊、杜鹃、大花蕙兰等特色花卉苗木种植总面积达4400多亩,全产业链产值超4亿元。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