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撂荒地蝶变记

2025-08-24 08:53:13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撂荒地蝶变记 - 福建日报数字报  莆田城厢区常太镇通过回引党员致富带头人,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

东南网8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林云景)21日,在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溪南村图图生态农场,百亩荷花种植基地莲子喜获丰收,村民穿梭在荷田中,忙着采摘成熟的莲蓬。此前,由于劳动力外流、种植效益低,这处连片的百亩土地一度杂草丛生,闲置荒废多年。

如何让沉寂已久的撂荒地重焕生机?要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关键在于精准施策。常太镇在深化“党建体检”成果运用时,为溪南村把脉开方:资源闲置严重,缺乏开发思路和带头人。

于是,常太镇党委迅速行动,精准锁定在外闯荡多年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吴应力。镇、村多次派人登门拜访,详细介绍溪南村百亩闲置土地的发展潜力、当地的人才回引政策等。这深深打动了吴应力,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土地流转后万一赔了咋办?”“租金能准时到账吗?”……回乡评估荒地情况后,吴应力盘算着打造一片荷花园发展乡村旅游,但这个想法却引来村民诸多顾虑。

僵局面前,溪南村党支部前来破局。“土地流转出去,每年先付租金,旱涝保收;荷花园建起来,除草、采莲、招呼游客都要人手,在家门口上班不比守着薄田强?”溪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剑平带着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拉家常、算明白账。

为了让村民安心,村党支部还牵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吴应力夫妇一起向大家承诺:租金按年预付,用工优先本村村民且月薪不低于周边平均水平。村民的态度从抵触变成了支持。很快,土地流转协议顺利签订,荷花园项目破土动工,命名为图图生态农场。

“荷花不仅观赏价值高,还能延伸出莲子等产业链,比传统种植效益高。”吴应力说,自己利用荷塘自身的生态循环净化水质,提高莲子质量。“荷叶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荷花凋谢后,残荷腐烂又能成为天然肥料,形成‘种植—净化—再利用’的闭合链条,这样种出的莲子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除了传统的莲子销售外,吴应力还带着村民一起开发莲子羹、莲子雪糕、莲子馒头等特色美食,推出枯荷插花、绘花写生、农事研学等活动,让农场成为全年火热的打卡地。

不仅如此,吴应力还手把手教村民种莲子,让村里的不少闲田变成莲田,形成连片效应。村里的枇杷加工品、土蜂蜜、橄榄等土特产品,也借着这股人气找到了销路。

“农场常年吸纳20多名村民就业,月均工资近3000元。”看着这片土地的变化,王剑平感到很欣慰,“通过‘农场+农户’模式,周边30多户村民跟着种植莲子,户均年增收超万元。更可喜的是,图图生态农场的成功示范,吸引了主题研学基地项目落地,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2万多元收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