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福建围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4.2万人
福建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联动。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计划,遴选确定22个培优学科予以重点支持。高校90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分别是2020年的3倍和4.5倍。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入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0门。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依托我省高校10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探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组织高校与龙头企业共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57个,遴选建设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75个,布局建设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2个,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试点高校5个,促进产教协同育人。建成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等5个专业特色学院,获批国家级集成电路、医学攻关等2个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建设福州大学未来膜技术学院、福建警察学院一流网安学院。
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4.2万人,其中研究生2.5万人、本科生15.3万人、高职生16.4万人;与2020年相比,毕业生总数增长53.2%,其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增长了62.3%和23.1%。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高等教育服务“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2024年全省公办高校转化科技成果1055项,产学研合作合同6508项。
现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03个
“十四五”以来,福建加快推进具有福建特色的职业教育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优化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提升专业适配度,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新增职业本科、高职院校和职业师资培养院校各1所,健全“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职教师资”办学体系。新增专科专业点616个,其中理工农医类占比达65.35%;撤销或停招就业市场饱和、需求下降或与产业规划不匹配的专业点446个。不断扩大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规模,探索开展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和专本衔接“3+2”试点。今年有14所本科院校面向中职招生2800人,比2020年增长87%。职教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获奖总数稳居全国前10位。
福建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培育建设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现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03个、产业学院试点项目129个,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成果1243项,培训企业员工200余万人次。
此外,充分发挥福建省侨的优势,通过“校企同行”,着力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培养更多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组织职业学校在2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布局建设“海丝学院”,推出一批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推动我省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人文和教育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