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援宁科技特派员扎根一线 田畴间绽放协作兴农之花
www.fjsen.com 2025-08-27 10:35:31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8月27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先昌) 宁夏平原,暑气蒸腾却生机盎然。近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前荣深入宁夏银川田间地头,推进福建省对外合作项目“宁夏闽宁镇特色经济作物品种示范”和闽宁协作项目“宁夏番茄新品种协作选育及高效栽培示范推广”,为项目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福建省援宁科技特派员围绕林果、果蔬食用菌、中蜂、智慧农业、食品加工等地方特色产业需求,深入企业一线,提供精准科技服务和指导,积极协助宁夏农业企业、科技特派员等与福建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持续深化闽宁科技特派员间协同交流,多项福建新技术、新成果在宁夏落地转化,有效推动县域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构建闽宁两地科技合作的桥梁,共同书写闽宁协作新篇章。

张前荣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云霞观察番茄植株长势和特性。

对接产业需求

闽宁镇永宁县红意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福红李的枝繁叶茂,台湾长果桑的藤蔓沿着支架舒展,水果花生的绿叶下藏着饱满的荚果——这些来自福建的特色作物,在宁夏干燥少雨的气候里长势正旺。张前荣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云霞一起蹲在地里,手持记录表仔细观察每株作物的生长状态,不时用卷尺测量株高,翻看叶片查看病虫害情况。

从福建的高温高湿到宁夏的干燥强光,作物品种的“水土适应”是闽宁协作的第一道考题。

“这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作物光合作用强,但土壤和空气湿度低,容易导致果实开裂,需要采用滴灌浇水浇肥,少量多次灌溉方式。”面对合作社负责人的疑问,张前荣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给出具体方案。  

田间“问诊”不仅解决了当下的种植难题,更与合作社敲定了下半年的种植计划,针对番茄集约化育苗、栽培模式优化等关键技术达成合作共识。

闽宁协作品种“宁樱499”

协作培育良种

在宁夏中厦种业的育种大棚里,数十个番茄品种整齐排列,挂果的枝条上挂着详细的性状标签。“这个‘番茄福宁276、福宁479’等品种番茄长势强壮,酸甜适中,风味很好,抗病性不错,但果实硬度还能再提升,方便长途运输。”他摘下一颗果实,与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分析品种表现。

在宁夏中厦种业有限公司和泰金种业有限公司在两家种业公司的基地里,张前荣团队对福建自主选育的番茄、辣椒新品种进行综合“体检”:从植株长势、抗病性到果实口感、挂果率,每项指标都详细记录。

针对宁夏市场需求,他们与企业探讨品种改良方向,敲定茬口安排方案,提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福建的育种技术加上宁夏的种植条件,能培育出更优质的蔬菜品种。”泰金种业负责人感慨道。

据介绍,双方在蔬菜种质资源收集、杂交组合配置、新品种选育等领域深度联动,让福建的育种经验与宁夏的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破解番茄种业“卡脖子”问题

在西北番茄加代种质资源圃。炎炎烈日下,张前荣穿梭在齐腰高的番茄植株间,逐株鉴定种质资源的纯度、商品性、抗病性。“这株的抗病毒表现突出,要重点标记。” 他小心翼翼地剪下叶片样本,放入冷藏箱保存。项目组自2017年起开展闽宁协作合作以来,共收集到各类番茄种质资源600份。在福州和银川分别建立鉴定圃,利用两地气候差异开展“一年两地”加代纯化,通过多年筛选,一批适应性广、经济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脱颖而出,为破解番茄种业“卡脖子”问题提供了关键支撑。

“宁夏光照时间长,是天然的‘育种加速器’。” 张前荣介绍,通过南北联动的育种模式,在闽宁镇及周边地区,带动6家农业企业形成规模化种植,150余个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落地,部分蔬菜品种已经在宁夏大面积推广应用。

“科技是闽宁协作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张前荣说,接下来团队将继续深化两地协作,培育更多 “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 的新品种,让科技之花在宁夏田畴持续绽放。

记者了解到,今年福建省选任援宁科技特派员56人,主要来自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理工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范围覆盖宁夏5市10个县(区)。(本文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