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象山隧道31日零时全面开放通行
www.fjsen.com 2025-08-29 10:26:54 来源:福州日报

象山隧道31日零时全面开放通行

系全市首座双层隧道,西二环主路将全程无信号灯通行

记者28日从市住建局获悉,31日零时,象山隧道将全面开放通行,这是全国首例由四联拱隧道拓宽为上下双层隧道的工程,也是全市首座双层隧道。目前,各方全力以赴推进工程收尾、设备调试及通行演练,确保隧道顺利开通。

象山隧道拓宽改造工程即将建成通车。周昊摄

新隧道即将“上岗”

28日,在象山隧道拓宽改造工程现场,福州城投集团所属市城乡建总市政开发公司该项目负责人陈立明在一线奔忙。随着新隧道通车进入倒计时,安全与品质,成为项目部所有人关注的重点。“一定要让它安心‘上岗’。”

黝黑的沥青路面、清晰明了的交通标识标牌、沿线点缀的抹抹绿意……洞门前,3只憨态可掬的“大象”依次排列、颇为吸睛。“这可是新隧道的一大亮点。”陈立明说,围绕“文化+生态”的核心理念,新洞门延续“老洞门”上“三象”的文化元素。福州方言中,“三”与“生”“升”谐音,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城市活力”与“蓬勃向上的发展愿景”。洞顶上方还植入以香樟、桂花、山樱花为核心树种的立体绿化景观,让城市门户四季常青、时时有景。

不仅洞门有新景,隧道内更是新意无限,洞顶灯、白色铝板、黄色护栏等一应俱全,静候“新客”到来。

除了“品质课”,象山隧道的“安全课”也做好十足准备。“依据交警部门审批的通行方案,我们在沿线设置了通行安全引导、提醒标识,规范引导市民安全出行。”陈立明说,他们还提前与各地图导航系统对接,及时更新出行路线,确保市民通行“有图可依”。

一场对沿线道路及设施的拉网式巡查也全面展开,确保清除所有影响通行安全的障碍物及设施,全方位护航出行安全。“新隧道开通前后,我们也会和交警部门一起,有序引导交通通行,提高通行效率。”陈立明说。

调整交通信号灯

通车在即,象山隧道的每一道信号灯都在为畅通作最后调试。

“改造前,西二环路日双向车流量在12万辆次~14万辆次。受改造施工影响,象山隧道北往南的交通流大部分选择绕行梅峰支路、梅峰隧道、杨桥路、工业路,部分分流到五四路、福飞路等城区主干道。”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民警谢基勇说,随着象山隧道通车,这些分流的车流量将逐步回流主线,通行压力有望回归本位。

为了匹配这场“流向回潮”,交警部门早早进入“实战状态”,启动交通信号系统的成组调整。“通车后,西二环主路将实现全程无信号灯通行。”谢基勇说,主线车流将更加顺畅,整体通行效率有望提升。

同时,交警部门还将对二环辅路屏西路口、铜盘路口、梅峰支路口、西洪路口、杨桥路口、乌山路口等沿线7个灯控路口进行信号配时优化,保障二环辅路与主干道的通行顺畅,减少车辆排队和并线干扰。梅峰隧道也将配套调整交通组织,提升鼓楼西片区路网通行能力。

此外,施工期间承担绕行任务的18个路口,信号灯配时也在“回调”。如,施工期间,杨桥路工业路口、工业路福大东门路口专门调整信号灯,侧重保障梅峰隧道北往南方向的车流量通行。如今,随着象山隧道恢复通车,这部分车流将回归主线,交警部门也同步减少北向绿灯时长,恢复各方向通行效率的均衡分配。

双层通行为“生活圈”提速

在象山隧道口外侧,记者遇到市民周先生。他家在隧道北侧,上班地点在树兜。“之前每到上下班高峰时段,不是排队进隧道就是得绕路上工业路,通勤时间拉长了不少。现在新隧道马上通车,通勤压力肯定能减轻不少。”周先生对隧道通车满怀期待。

据了解,象山隧道原为双向四车道单层隧道,拥堵指数长期位居福州城区前列。此次改造后,隧道升级为双层结构,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将提高西二环路交通流快速转换能力,还预留远期扩容为双向十车道的条件。

根据规划,改造后的象山隧道将让二环路的交通实现主辅分离。其中,二环路主线的快速交通由下层隧道通行,二环辅路交通、非机动车及行人由上层隧道通行,新建成的九〇〇医院掉头匝道也将同步开放通行,为周边车辆提供更灵活的行车选择。

“新象山隧道全面建成开放后,将极大缓解片区交通拥堵状况,完善城区西片区交通节点功能,让二环交通流快速、有序转换,助力打造主城区30分钟便捷生活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孙漫 宋亦敏)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