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一个孕育希望的年份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第七次党代会上
明确了“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即在“3820”战略工程的基础上
再经过二三十年时间
努力使福州跻身国际先进城市行列
30年来
福州牢记嘱托,继往开来
在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建设路上
奋勇前行
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style
空港海港联动筑起开放门户
大机场、大港口等区域枢纽 通达全球
“福州制造”扬帆出海
越来越多国际标准福州参与制定
福州产业龙头步入 国际赛场
闽都文化走向 国际舞台 ……
……
今天
跟着这些“世界级名片”
一起来看看
福州如何秀出“国际范”
这里是向海图强的科创高地
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智慧生态牧场
从木质渔排到塑胶渔排,从近海网箱到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近年来,连江县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以工业化思维打造“海上粮仓”,积极推进“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工程,相继投放了“振渔1号”“福鲍1号”“定海湾”“泰渔”“乾动”系列等11台(套)深远海智慧养殖平台,投放数、投产数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智慧生态牧场,亦是“海上福州”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
“定海湾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 姜克红 摄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2024年10月12日,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全国产化风电机组。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85米,相当于63层居民楼的高度。在年平均10米/秒的风速下,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1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可满足5.5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节约标准煤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建下线。图源:央视新闻
世界最长、中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大桥
2020年12月30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公路桥正式通车,通车后,平潭和福州将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该桥全长16.34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长、中国首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2024年,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入选“共和国印记”百个见证物。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公路桥 通讯员 林君斌 摄
这里是东方质造的全球认证
京东方福州: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灯塔工厂”
2022年,京东方福州第8.5代半导体显示生产线荣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最高荣誉——“灯塔工厂”,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的显示企业。通过构建全自动生产系统与AI驱动的能源管理系统,生产线在单位成本降低34%、整体产量增长30%的同时,实现单位电耗、水耗下降,打造出智能制造领域的全球行业标杆。
恒申集团: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企业
恒申集团从“做一根尼龙绳”起步,从长乐到连江,从福州走向全世界,从一家小小的家庭作坊发展,现已成为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进入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恒申集团已是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企业。
恒申合纤是全球最大的锦纶长丝生产企业。池远 摄
福耀: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从乡镇企业起步,数十年“专注于一块玻璃”,福耀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截至2024年12月,福耀累计申请专利4175件、持有有效授权专利1716件,在多个领域,彻底打破我国高端汽车玻璃产品依赖国外进口的格局,并成功开发汽车玻璃支持自动驾驶、车载5G通讯等缺口产品,形成了以福耀为引领的新产业格局。如今,公司生产的汽车玻璃产销研基地分布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12个国家,产品获得宾利、奔驰、宝马、奥迪等知名车企认可和选用,市场占有率达34%,位居全球第一。
福耀汽车玻璃生产工厂正在打造新时代智慧工厂。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这里是对外开放的创新之城
数字福建战略的策源地
从2023年的1.29万亿元到2024年的1.42万亿元,福州地区生产总值又上新台阶。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福州蹄疾步稳、扎实有力。
作为数字福建战略的策源地,福州培育出网龙网络等国际数字企业,举办了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一大批数字经济项目落地福建,为数字福建建设注入蓬勃动力。其中,2024年,福建数字经济增加值约3.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55%,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跻身全国前列。从生活出行到社会治理再到文化旅游,数字技术“润物无声”,改变了福州人的生活。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人气旺。陈暖 摄
福州自贸片区:全国首创114项创新举措
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成立以来,福州自贸片区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大门越敞越大,十年来累计推出21批300项制度创新举措,全国首创114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23项,5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让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成为投资兴业的“高产田”。
从“三证合一”极致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至4.0版本;全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运抵福州空港;全省首单船舶“保税租赁出口”业务落地福州;福州中欧班列发货值突破10亿元……一项项创新成果落地的背后,是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勇于开拓与持续创新。
2023年1月26日,福州港江阴港区启动外贸汽车滚装出口新业务,首单业务量为1100辆外贸汽车。(福州自贸片区供图)
“两国双园”模式: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2019年,福建省提出建设中印尼“两国双园”的设想。2023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福州元洪投资区设立中印尼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截至目前,中印尼“两国双园”中国园已形成以粮油食品为主导的纺织化纤、轻工机械、能源精化等四大优势产业,2024年在册规上企业112家,其中食品加工类企业42家,规上总产值占比超60%。
中印尼“两国双园”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双向奔赴”。兆华水产在印尼投资建设了60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由印尼方负责基建、投苗、养殖、捕捞,等到对虾养殖成熟后运到中国进行精加工,为印尼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正着手在印尼投建第三期5000亩的养殖基地;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与印尼三林集团合作,拟在印尼建设10个渔业基地;福建御冠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在印尼注册成立国际贸易公司……一幅“两国合作共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位于福建福清的中印尼“两国双园”一角(新华社供图)
这里是生态文明的国际样板
福道荣获多项国际设计大奖
"千园之城"拥有超高的颜值的福道。作为中国首条钢结构空中步道,福道荣获多项国际设计大奖:2017年“国际建筑大奖”、2018年“新加坡总统设计奖”、2020年“人类城市设计奖”、2022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其设计以1.5cm钢格栅铺面,最大限度保护森林原生态,将城市社区与自然森林无缝连接,成为全球城市生态融合的典范。
福道 图源:福建日报
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
2023年10月28日,福州荣膺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是全球5个获奖城市中唯一的中国城市。福州聚焦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实施城市水系治理工程,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生态友好的“千园之城”。
国际湿地城市
2025年7月,福州市获评国际湿地城市,这是福建省首个获得此国际名片的城市。目前,福州市湿地面积19.42万公顷,湿地率15.14%,约占福建省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滨海城市前列;拥有1处国际重要湿地,8处省级重要湿地,3处省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10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率55.33%。
这里是千年闽都的文化地标
三坊七巷荣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之荣誉奖
三坊七巷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街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2015年,福州三坊七巷荣膺201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之荣誉奖。这是本年度福建省唯一获奖项目。
三坊七巷。记者 叶义斌 摄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入选世界非遗
2022年,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入选世界非遗。福州茉莉花茶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福州城内也形成了“山丘栽茶树,沿河种茉莉”的格局。受益于严格的保密和传承,目前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窨制茉莉花茶。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茉莉花茶一直深受世人喜欢,畅销海外。
小学生体验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工艺。记者 游庆辉 摄
从"3820"战略工程的夯基垒台
到"海上福州"的千帆竞发
从三坊七巷的文脉赓续
到数字福建的浪潮奔涌
……
锚定现代化国际城市
海滨城市福州
从不缺乏闯荡世界的梦想与勇气
福州,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