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青年志愿团队:深耕服务“沃土” 绽放青春光芒
www.fjsen.com 2025-08-29 23:14:49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8月29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第一次拥有书桌的孩子在深夜亮着的台灯”“爱心妈妈给孩子梳头发”,这是宁德“筑梦空间”关爱计划中,志愿者记录的动人场景。28日,2025年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决赛在莆田举办。在福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立足不同领域,以创新实践践行志愿精神,从助残、文化传承到帮扶、公益宣传,勾勒出“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图景。

宁德有212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023年宁德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筑梦空间”关爱计划启动,为他们打造“物质改善+精神关爱”矩阵。团队以“四级走访机制”:民政初筛、乡镇敲门、志愿者复核、社工访谈,耗时三个月、181次入户,确定96名服务对象。

同时,团队链接企业与社会力量筹得100多万元,组建19支服务队、200多名志愿者,建专业资源库并开展“情景模拟培训”,如助力热爱游泳的姐妹逐梦、为手工爱好者搭建工作台。成员曹凯玥表示:“公益不必轰轰烈烈,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能为孩子搭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福建师范大学心桥志愿服务队坚守“有爱无碍,共享生命阳光”14年,累计为智力障碍学生开课超15000课时,组织社区肢体残疾人体育活动632场,服务时长破5万小时,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

“创新从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牢牢扎根在实际需求的土壤里。”团队代表侯梦颖表示,团队从服务特奥会起步,针对儿童能力差异研发“机能活动训练课程”,摸索“研究-服务-实践-反馈”模式。借鉴特校“评估+训练”思路,为社区残疾朋友做身体评估、开运动处方、创编系列康复健身操和养生功法。还打造全国首个社区“三合一”融合试点,延伸服务至卧床重度残疾人,开展入户康复指导,让卧床者也能动起来。

华侨大学《让历史的记忆不再沉睡——用闽南家书讲好家国故事》项目将“侨批”改称“闽南家书”,以“家书”激活亲情、“闽南”锚定根脉、“家国”升华价值;构建“双重传播引擎”,组建海外宣讲团走进马来西亚、菲律宾华文中学,用“故乡话讲故乡事”;以Z世代语言创作文创、音乐、沉浸式剧本,实现从“讲者自说”到“听者共鸣”。

“宣讲类志愿服务,看似是‘宣传’,实则是 ‘交心’。”项目团队代表李雯欣认为,宣讲类志愿服务,核心是放下“我要教育谁”的姿态,多想想“我能给听众带来什么”。

莆田学院李航分享“青春无毒”项目破局之道:“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资源整合,从来不是找多少合作单位、签多少协议,而是走出象牙塔的勇气,是找到价值共鸣的智慧。”莆田学院《“戒”势而行——莆田市未成年人戒毒回归社会帮扶志愿服务项目》团队摒弃“课堂理论”,扎根社戒社康站三个月,形成“四大痛点清单”,联合中医药博士团队解决解戒人员机体损伤,赢得合作信任;构建“六方联动”机制,为市禁毒办、医院、企业等明确价值定位;2020年成立“青春无毒工作站”,建立“三个联合”闭环(每月联席会、联合帮教、联合攻关),助力159名解戒者重获新生。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热血青春,爱在福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项目》团队思考:“如何让‘一时的热血’变成‘长久的行动’?如何让‘少数人的参与’变成‘多数人的自觉’?”从2018年至今,该校常态化开展无偿献血科普活动,科普讲解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实现献血科普的百分百覆盖,累计献血量达1,434,457ml,6年来,献血人数翻了24倍。团队以教师为“领头雁”,组建“学生献血宣讲团”,开展“一月一课”讲座及宿舍、操场宣传。

团队成员郑建华表示,针对不同群体团队定制了策略,为亲历者做专访、为恐惧者设模拟游戏、为抗拒者做疏导。同时,打造全周期服务链,将献血纳入学生综合评价。此外,还设立《福信“热血”故事》专栏,挖掘献血师生的故事,目前已累计推送65位本校师生的真实经历,阅读量超十万。

从帮扶困境儿童到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从传承侨乡文化到守护无毒青春,再到推动无偿献血常态化,福建各青年志愿团队以专业为基、以创新为翼,在各自领域书写着温暖与担当。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