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细微处见真章,福建日报社创新落实八项规定溯源文章
www.fjsen.com 2025-08-30 08:47:08 来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发挥福建日报社作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宣传基地的优势,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组建专项报道专班,精心策划推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栏。

专栏溯源活水,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弘扬优良作风的生动实践,连续刊发“汲取源头活水 落实八项规定”系列小切口溯源报道19篇,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真理味道、思想伟力、领袖魅力。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必须持之以恒深挖用好这些理论和实践“富矿”,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责任,深入开展好学习教育。

专班小组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探索实践,从小切口、小故事反映大主题,自3月27日起在福建日报微信号、新福建客户端、东南网等多平台发布“汲取源头活水 落实八项规定”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一经推出,迅速被学习强国总平台、福建学习平台、福建纪检监察、福建机关党建、同心福建等政务公众号广泛转载。截至8月底,“汲取源头活水 落实八项规定”系列作品全网转载媒体超200家,全网转载稿件超1000篇次,全网阅读量超8000万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宣传效果。

开篇报道《36年前的“八项规定”,在闽东》,追寻中央八项规定的思想之源、实践之源,全网推送后形成规模转发和深度学习效应。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要改进调查研究”,强调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为此,专班小组陆续编发《一到宁德赴任,就一头扎进了基层》《“任何借口都不能成为不下乡的理由”》《深入城市肌理,了解城市脉络,铺就发展蓝图》《“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这项持续35年的活动,仍在继续……》等推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1988年8月10日,习近平在霞浦县调研工业。 图源:《摆脱贫困》

1991年12月,习近平与同事讨论福州市战略规划设想。 图源:央视网

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在寿宁县下党乡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 图源:《习近平在宁德》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深化调查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杯老乡茶,一下子就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带着热情真情联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请给群众捎个话,政府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盼,把好事办好”》《隔山隔水,隔不断调研路老区情》《不在办公室交接,到基层去!》等推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如何践行“把心贴近人民”理念,身入基层、“心”入百姓,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

1987年7月,习近平在“英雄三岛”调研。 图源:《习近平在厦门》

1989年1月,习近平在屏南县调研时走访农家。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机关效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在福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25周年之际,专班小组编发《八个字,浸润一座城……》《部队的事情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等推文,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奋勇争先。

陈晓静/摄

厉行勤俭节约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想发财就不能当干部,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不换车,不换司机,不换办公室》《“我家的电视坏了,修理费当然由我来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等多篇推文,从廉政建设角度深刻阐明: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本色。

1995年3月,习近平、彭丽媛交付电视机修理费的发票。 图源:《习近平在福州》

习近平曾工作过的宁德地委大院。 图源:学习小组

“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这是中央八项规定的明确要求。推文《用福州风味小吃接待客人,既经济又好吃》,督促党员干部不断推进公务接待的规范化、制度化。

《福州风味小吃》

中央八项规定就将规范出访活动列入制度建设。系列“收官之作”《从“出国热”到“四严四宽”》通过梳理习近平同志建立“四严四宽”的制度约束及其率先垂范的实践,为后续出访工作的规范化积累了重要经验。

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和加德纳夫人会面。 图源:央视新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休止符。

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将继续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从细微之处见真情,从故事之中映真理,让源头活水流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孙劲贞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