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8月29日至31日,由福建省医学会心电图学分会主办、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承办的“福建省医学会心电图学学术会议暨临床心电图学新技术及新动向学习班”在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举办。本次会议同时作为“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平行分论坛——海峡两岸心脏电生理研讨会”,以“共享心电创新,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海峡两岸千余名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原二级巡视员王志辉,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主任吴旺民,福大医学院副院长廖祥文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福建省医学会心电图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医联体联盟副主席王新康致开幕辞
福建省医学会心电图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医联体联盟副主席王新康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入,心电图学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次会议,积极构建两岸心电学术交流的高层次平台,推动新技术、新理念广泛应用于临床,持续提升心电诊断水平。”
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作报告
会议现场
大会设置专题报告、病例讨论、论文展示等多个环节,内容广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系统梳理该领域最新科研动态;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深入阐释AI技术在提升诊断准确性与效率方面的应用前景。福州大学王量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郑家铨教授分别就“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房颤预测算法研究”和“少子老龄化背景下体医融合的创新性思考”作专题演讲,分享台湾地区在心电智能分析及健康促进方面的创新实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何方田教授通过“易被忽视的危急重症心电图”及“临终期起搏心电图分析与诊断”的报告,结合真实病例展开深入解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宏治教授则系统讲解“心室预激伴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其清晰的逻辑与实用技巧赢得与会者一致好评。
此外,会议还聚焦“人工智能心电图诊断房室肥大”“心电散点图揭示心脏电生理现象”等前沿议题,充分展示心电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跨学科融合的最新进展。
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原二级巡视员王志辉(右一)为论文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会议期间举办“海峡两岸优秀论文展示竞赛”。20余篇来自两岸的高水平论文获奖。竞赛不仅呈现了心电学科的前沿成果,也为两岸青年科研人才搭建起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福建省心电学科发展迅速,屡在国内外赛事中斩获佳绩。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连续十余年举办心电图学习班,参与人数居全国前列,已成为该领域继续教育的标杆,助力福建心电学科迈入全国领先行列。
(文中图片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