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台湾抗日义勇队在闽西的生产自助

2025-09-02 09:19:33 作者:廖彬良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台湾抗日义勇队是抗战时期由大陆台胞组成的、直接参加对日抗战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支抗日队伍,1939年2月正式成立于浙江金华,由黄埔二期学生李友邦将军任队长。

这支队伍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宗旨,在东南各省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活动。1942年,随着浙赣战役的爆发,台湾义勇队从浙江金华转移,经福建浦城、建阳、南平、永安,最终于10月中旬抵达龙岩,设队部于龙岩县东门外中山东路的连氏宗祠。自此,义勇队进入了以闽西为基地坚持抗日斗争的新阶段。

台湾抗日义勇队成立于金华,发展壮大于龙岩。在金华成立之初,义勇队仅百余人,待到龙岩后向政府请求增拨军粮时,人数已经翻倍,由国民党军政部核准可知:“前经本部函请贵部转饬该战区军粮局准按该队实有人数官员280员,快役10名补给。”而到了抗日战争结束,义勇队准备返台时,人数已超过400。在这期间,义勇队还承受着国民党经济上的压制。因李友邦将军不愿清理义勇队中的共产党员,国民党便对义勇队进行经济封锁和政治压迫,而义勇队在龙岩却通过卓有成效的生产自助运动,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抗日决心。

义勇队移驻龙岩后,生活十分清苦。福建省档案馆编撰的《台湾义勇队档案》中记录了福建省劳军委员会、台湾义勇队、福建省军民合作站指导处关于台湾义勇队副食品供应等问题的来往函电,其中李友邦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去函:“本队自效忠祖国以还,各员备风沐雨,冒险犯难者已逾五年,虽其目的不在生活之如何,然各员或自台湾弃家来归,或原在祖国经营者亦放弃其平日优裕之生活,奋然参加,而除中待遇又远逊于其他各机关,即维持最低生活亦见不易。其效忠祖国之忱,自不无可取,而生活之应予改善,亦属当前实际需要。近闻贵府因鉴于各部队之生活艰苦,受有物资不便劳军之举,法善意美,其裨益于抗建大业者,诚非浅鲜,尤于军民协调上将更见成功。因特检同本队驻岩人员名册一份,函请比照国军待遇,准于不便配赠日常物品为感。”

在多方斡旋之下,第三战区军民合作指导室才同意“自可依驻军之例酌予供应副食日需品”。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坚强的李友邦和台湾义勇队并没有被压垮,反而更加振作起来,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助运动。

其实,台湾抗日义勇队在成立之初就有着开展生产运动的传统。李友邦将军之妻严秀峰认为,战时义勇队的主要任务有对敌工作、医疗工作、生产报国工作、巡回宣慰工作四大项。但是,成立之初所开展的生产活动主要是服务于抗战的军事和医务。自从迁移龙岩以后,由于国民党当局从经济上限制义勇队的发展,为了生存和自救,义勇队在这一时期所开展的生产便以粮食副食品为主要目标。

闽西山区山多林密,可供开垦的荒地不少。为了解决生活困难,队员们动手垦荒,栽种粮食和各种蔬菜瓜果,还养猪、养鸡鸭,编草鞋、织草帽,运粮挑煤。全队上下,无论是长官还是队员、勤杂人员,同心协力,一齐动手。辛勤的劳动终于得到了大自然的回报,从第二年即1943年起,生产自助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据《闽台关系档案资料》记载:“年来垦辟荒地工作积极推动,计已垦殖达13亩多,现有团办青年农场计二所,达七八亩之概。”从《台湾义勇队1944年7月份至9月份生产自给月报表》中也可知,义勇队种植可得的瓜果蔬菜从7月的2000余斤逐月增长到了9月便可收获4000余斤,除了义勇队自给自足外,还可送给队员家属食用。

义勇队下设的少年团也积极投入劳动,陈在正在《李友邦传记与台湾近代》中写道:“他们也租了三亩地,自己种菜、种瓜豆,又在河溪沙滩开垦种番薯、花生,还养了猪。他们采取‘互教互学’和‘拜农民为师’的办法,实行分班管理,展开竞赛。许多小朋友很快学会了按季节种各种农作物的知识。由于肥料足,又加细心管理,蔬菜长势很好,老乡见了也夸赞他们种得好。起初,有的女团员见了菜虫都怕得哇哇叫,不敢碰,不敢抓。有的人淘粪、挑尿怕臭,会捂起鼻子。后来观念逐渐起了变化,见到路上有牛粪、猪屎都当做宝,自动捡到粪池里沤。劳动中逐步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为什么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的真谛。”

在自给自足之余,他们还经常下乡宣传和协助当地农民搞好生产,支援前线。仅1943年,台湾义勇队就多次到农村开展这项工作,李友邦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五月间,发动团员组织救旱服务队,下乡协助农民救旱、防旱的灌溉工作,颇得农民的赞许。”“七月间及十月间,发动团员组织割稻服务队,下乡帮助农民秋收割稻的耕收工作。”“寒假期间,发动团员下乡宣传努力冬耕工作。”这些活动既改善了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也实践了军民合作抗日的理念,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实践。

生产自助运动的成功,使国民党当局通过经济手段限制义勇队的企图未能得逞。相反,义勇队的力量不断壮大,从1943年开始屡次呈文要求扩充队员名额,国民党当局迫于义勇队在当地的声望,不得不同意“准其招考队员,增设区队”。开罗会议后,台湾收复有望,于是国民政府将其升格为台湾义勇总队,并授予李友邦中将军衔。1945年9月义勇队移驻漳州办公,准备返回台湾,在龙岩的奋斗历程落下帷幕。

台湾抗日义勇队在闽西的生产自助运动,是抗战特殊环境下的一种生存智慧和政治抗争,不仅保障了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更体现了台湾同胞与祖国人民共同抗日的坚定意志,成为福建抗战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篇章。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