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3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今年8月以来,福建省推出侧重点不同的丰富展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些展览通过丰富的照片和文献史料生动再现抗战的伟大历程,展现了福建在抗战中的重要贡献。
其中两项展陈将列入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重点推介的展陈,包括福建博物院举办的“永不磨灭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献展”、龙岩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烽火闽西 铁血忠魂--闽西抗战档案文献文物特展”。
8月15日,“永不磨灭的记忆——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献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展。国家一级文物1937年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出版《抗敌导报》创刊号、1937年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印发《为反对日寇进攻发动对日抗战宣言》等珍贵实物亮相。
“永不磨灭的记忆——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献展”展出抗敌救国漫画等文物
国家一级文物,1937年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出版《抗敌导报》创刊号(图片来源:福建博物院)
1937年7月28日,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又称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在中共厦门工委推动下正式成立。中共厦门工委积极派遣共产党员洪学礼、施青龙、谢亿仁等参加后援会。该会下设宣传、募捐、慰劳等11个部。同年11月,宣传、募捐等7个部改为工作团,其中宣传与慰劳2个工作团实际上由中共厦门工委领导,由于共产党员在其中所发挥的先锋骨干作用,推动了厦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共产党员施青龙、洪学礼、谢亿仁等的领导下,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创办了《抗敌导报》《抗敌画报》等救亡刊物,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8月15日,“烽火闽西 铁血忠魂”闽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档案文献文物特展正式开展。该展览持续至11月15日,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展览通过200余张历史图片、档案文献,以及包含国家一级文物——1939年11月白求恩病床日志、体温记录表及死亡诊断书在内的多件珍贵文物,全方位还原多元抗战力量在民族救亡中的关键作用,让观众更加全面了解闽西抗战历史。
这四份记录白求恩死亡过程及原因的医疗报告,分别是《白求恩病床日志》《白求恩体温记录》《白求恩死亡诊断书》和《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短短10页纸,也成为后人敬仰白求恩同志崇高奉献精神的宝贵来源。据了解,这四份报告,由闽西籍开国少将,时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叶青山保存,由其子叶军于2013年将资料捐赠给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其中《体温记录》详细记录了白求恩病重时的体温数据,《病床日志》记录了白求恩的身体状况变化,《死亡诊断书》记录了白求恩治疗过程与死亡原因,《逝世经过录》记录了白求恩在救治伤员时多次发炎仍坚持工作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