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山海浩气 八闽薪火|高校内迁救亡兴学
www.fjsen.com 2025-09-03 08:10:00 来源:福建日报

陈嘉庚(前中)在长汀与厦大师生合影。

长汀各界赠予厦大的牌匾“南方之强”

厦大校长萨本栋在被炸毁的校舍前。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存续文脉,福建沿海的大中学校纷纷转移,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大迁徙”。

其中,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办学8年。在汀期间,厦大师生秉承爱国主义传统,以文字笔墨为枪,通过演讲、演剧、办报等形式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激发民众抗战热情,掀起长汀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书写了教育救国的壮丽篇章,成为校地携手坚守文化教育阵地的丰碑。

厦门集美学校的迁徙同样充满艰辛,学校搬迁至大田开辟第二集美学村,面对日寇飞机不时的扫射和轰炸,师生们创造性地将课堂搬进了森林中。福建协和大学搬迁至邵武,提倡为农村、为社会服务。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则内迁至南平。

烽火点燃了知识分子炽热的爱国情怀,也创造了战时福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办学的奇迹。在1940年和1941年的全国学业竞赛中,厦大学子连续两届蝉联第一,受到全国通令嘉奖。在沙县办学期间,福建省立医学院培养了4个医学本科班共102名毕业生,为抗战输送了急需的医疗人才……

抗战期间,福建从4所私立大学不足1000名学生发展至11所高等学校共3757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繁荣东南文化、振兴福建教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责任编辑:孙劲贞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