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山海浩气 八闽薪火|弦歌依旧 薪火相传

2025-09-03 08:17:00 作者:王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魏兴谷 发自三明市永安市的现场报道)

秋高气爽,碧空如洗。8月31日,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宣传活动在永安举办。

1938年,民族危亡之际,小城永安成为福建战时省会。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一大批著名作家、爱国进步人士和热血青年等云集永安,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动。永安由此成为中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当天,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抗战将士及抗战文化进步人士后人,社会各界代表、师生代表等近千人齐聚燕城,共同参加纪念活动。

纪念活动以一场文艺演出拉开帷幕——振奋人心的战鼓表演敲响历史回音;演讲者深情讲述文化战士邹韬奋在民族危亡之际,“握笔如枪戟,字字化惊雷”的战斗风骨;纪录片《烽火弦歌》主题曲《弦歌依旧》传递跨越时空的坚定信仰,直抵观众心灵深处;情景剧《复疆》再现中国台湾义勇队的赤诚肝胆;《血脉里的战旗》情景演绎同一面旗帜下中国军人跨越时空的守护与传承。

“以前只在课本里看过抗战故事,今天我好像亲眼见到了历史!”看完表演,永安市大湖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谢宜娟激动地说。陪同的老师魏兴锷则振奋地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民族精神。”

战时省会7年半的时间,给永安留下了大量的抗战旧址。位于燕西街道吉山村的国立福建音专旧址成了当天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众多嘉宾、市民来此缅怀先烈。

“燕溪水,缓缓流,永安城外十分秋……”伴随抗日救亡歌曲《永安之夜》的哀伤旋律,一位白发老人站在旧址前久久凝望。“1942年前后,我的父亲就是在此与广大校友一起开展抗日救亡。”老人名叫侯小声,是一位知名作曲家,他不远千里从上海赶来,只为追寻父辈的足迹。

“多难的国家、不屈的人民、灵魂的洗礼、神圣的追踪。”侯小声在临行前留下20字寄语,为这趟永安之行画下句号。

8月31日下午,永安市巴溪湾小学礼堂座无虚席,孩子们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眼神期待地向门口张望。下午3时,随着嘉宾步入礼堂,国防教育“第一课”正式开讲。

当开国上将萧华将军之女萧霞动情地讲述起父亲“三打灯明寺”的智勇故事时,孩子们被彻底带入了那个烽火年代。

“希望家乡的抗战故事能化为孩子们心中的一粒种子,让他们读懂担当,明确方向。”巴溪湾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邓玥晗说。

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等10家单位联合主办,活动还组织考察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公园、韬奋羊枣事迹专题展、复兴堡等抗战文化相关遗址、纪念设施。此外,快闪秀、红色音乐会、抗战主题电影展播等群众性活动也同步展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