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山海浩气 八闽薪火|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陈昆

2025-09-03 08:26:00 作者:汪洁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汪洁)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陈昆作为嘉宾观礼这场盛大庆典。

对陈昆而言,这场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对一段跨越80年的家族抗战记忆的重温。“外祖父那一代华侨为祖国抗战付出了全部,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要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陈昆说。

陈昆的外祖父王源兴是抗战时期南洋华侨筹赈祖国的杰出领袖,被誉为“陈嘉庚第二”。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陈嘉庚等侨领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王源兴被推举为巨港分会副主席,全力投入抗日宣传和募捐工作。在巨港筹赈分会副主席任上,他带头捐出自己企业利润的近一半,还通过组织义演、义卖等活动,积极发动华侨为祖国抗战捐款。

陈昆从小听外祖母讲述外祖父在抗战时候的故事。“小时候并没有太深的感触,可是年纪越大,越觉得老一辈的抗战精神伟大感人。”陈昆回忆道,那时候日寇攻打新加坡,新加坡的不少抗战领袖都逃到印尼,外祖父不顾自己的安危,到码头接应并把他们运送到安全的地方,一直保护他们到抗战胜利。

小时候,陈昆把这些回忆当故事听,长大了,在主动了解外祖父的生平事迹后,才知道故事背后是老一辈华侨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在抗战胜利后,王源兴将海外资金全部投入祖国的建设,成为1949年后“三资”企业的带头人。“外祖父1974年去世时,他已为祖国贡献了全部家产,没有给子女留下遗产。”陈昆告诉记者,外祖父的临终遗言是:“我没有留下遗产给你们,资金都投入国家建设,捐献社会,你们要独立生活,报效国家。”

不只外祖父,陈昆的祖父陈灼瑞当时也在印尼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发起捐款支援祖国。陈昆便是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的。父母继承了祖辈的遗愿,持续致力于祖国的建设发展和公益事业,为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等捐献超过2000万元,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的表彰。

虽然出生成长在香港,陈昆却会说一口流利的龙岩话。“我的外祖父、祖父都是龙岩人,家里对我的教育也是如此,我自小便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开始创业后,陈昆将一家威士忌酒厂设在了家乡,还特别在酒厂布置了家族历史展厅,“我想建立起我们家族与家乡的纽带,让后世子孙永远不忘自己的根”。

2021年当选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后,陈昆深感任重道远,他在就职典礼上表示:“期望可以带领香港华侨华人总会继续发扬‘爱国、爱港、爱乡、爱侨’的宗旨。”作为一名“80后”,陈昆着重于香港青年的工作,而培养香港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重要的一环。

“爱国并不是口号,不同职业、不同角色有不同的理解。我鼓励香港青年多到内地走走看看,亲自感受祖国的发展。”这些年,陈昆频繁往返于香港和内地,带着香港青年参访考察,龙岩便是目的地之一。“作为革命老区,龙岩这片土地承载的抗战精神值得香港年轻人学习和思考。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今天,陈昆在阅兵现场,见证着外祖父那一代人用热血换来的国富民强。那位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抗战、将百万家财化作报国热血的爱国华侨,他的精神穿越时空,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