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兵工厂走出的抗战老兵——黄秉恒
www.fjsen.com 2025-09-03 17:10:22 陈楠 来源:东南网

抗战老兵黄秉恒电视机前观看阅兵仪式。

东南网9月3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叶冰斌 柳思羽 文/图)“祝福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作为军人我们要时刻不忘战备。”101岁的抗战老兵黄秉恒在观看完阅兵仪式,激动不已。

上世纪50年代,一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军民艰苦顽强进行革命斗争、保护地下兵工厂的小说《苦菜花》问世,后被改编为抗日题材经典影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电影的插曲《苦菜花开闪金光》仍在广为传唱。记者来到福建省军区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走进“兵工将军”黄秉恒的峥嵘岁月。

抗战老兵讲诉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1924年9月,黄秉恒出生于山东荣成寻山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我那个时候家里很贫困,冬天就穿一条单裤,我穿着我三婶子的鞋,我姐姐的裤子,就这样参加了八路。”黄秉恒告诉记者,当年日军惨无人道地烧杀掠夺,让黄秉恒和家人每天都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受到共产党员堂哥黄秉学的影响,年轻的黄秉恒也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跟着八路军打鬼子,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堂哥看他手巧、勤劳又机灵,便让他到自己组织创办的“永生利”自行车修理铺当学徒。就这样,黄秉恒白天跟着堂哥修理自行车,晚上给八路军县大队制造土手枪。

1941年,黄秉恒如愿加入了八路军,成为山东纵队第五支队胶东兵工厂的一员。黄秉恒回忆道:“那几年,是敌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日寇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前方部队战斗频繁,弹药消耗量极大,为了防备日军的突然袭击,黄秉恒和战友们昼夜不停地赶工、制造弹药。黄秉恒凭借一双勤劳的手,露天地里支起化铁的鼓风炉,靠手摇、锤敲,将一块指头大小的铜片丢进模具里,经过四道工序才能做出一颗子弹壳,再打光灌进铅水,装成一发子弹。  

“那个时候没有动力机器,没有趁手工具,许多危险的工作环节只能徒手完成。”黄秉恒告诉记者,在一次弹药装填中,一枚地雷突然爆炸,他身边的两名战友当场牺牲,还有人被炸掉了双手,炸瞎了双眼。黄秉恒和战友们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用最快速度处理好伤员,埋葬战友后又立即投入了生产,没有一人因此害怕退缩。

1942年,日军对根据地采取拉网式的残酷扫荡,步步紧逼。黄秉恒不得已背着设备机器和原材料边转移、边战斗、边生产。每到一个村子,一找到空房间就马上桩钉工具、安装机器,争分夺秒地生产枪炮零配件,保证前线武器弹药的供应。

黄秉恒说:“那个时候日本鬼子扫荡,兵工厂决定‘化整为零’,分组疏散转移。我在兵工三厂机工部主管收发、保管工作,身上带着重要的生产设备。”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眼看日军就要摸到他所在的村子,黄秉恒急中生智将设备拆分,带人打了一个二十米的深洞,将零件一个个包好放入洞中,又在十米深的地方搭上木板将土回填,伪造成洞底,再把一些零散工具放在上层,声东击西,成功躲过了敌人的扫荡。

在战斗中黄秉恒不断摸索,创造出保护设备、原材料、成品的洞藏、水埋、防腐、防潮、防锈等办法。在频繁的战斗转移中,他经手的设备和材料从未发生过一起丢失、损坏事故。而黄秉恒的身上一直别着两枚手榴弹,一旦不幸遇敌,他和设备都不能落到敌人手里。黄秉恒说:“组织将重要的设备交给我保管,我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每一件军工生产设备!”

解放战争时期,黄秉恒直接参与了胶东保卫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战斗,跟着部队一路南下解放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1953年夏,国民党反动派突然袭击我福建东山岛。岛上兵力不足,作战物资匮乏,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参战部队和作战物资运到前线。

时任福建军区后勤部训练队长的黄秉恒受领任务后,立即指挥一批老驾驶员保证安全、不限时速展开突击行动,确保参战兵员、作战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运达前沿阵地。此后的十几年里,黄秉恒多次受领作战任务,并安全、准时指挥运输车队为前线运送大批火炮、弹药和物资给养。

勋章里是不能忘却的历史

离休后,黄秉恒继续发挥余热,资助贫困失学儿童、积极参与希望工程、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等献爱心活动,多次被原南京军区和福建省军区评为“先进离休干部”。和平年代,黄秉恒把自己曾经制作枪炮的手艺融入生活,谁家小电器坏了,他主动帮忙拿到自己的“修理铺”修好、帮上学的孩子修车、给行动不便的同志做拐杖,连院子里谁家的菜刀需要磨了,都会送到黄老家来,他也从不拒绝,笑呵呵接过来仔细磨好,再还给人家。

从贫苦农民的儿子到出色的革命战士,从兵工厂的一线生产员成长为我军一名优秀的后勤指挥员,那份枪林弹雨中的果敢,那份在车间机床旁的专注,那份上千次挺进前沿阵地的胆气,早已在岁月中凝结成永不褪色的红色坐标,指引着新时代官兵用热血赤诚续写家国篇章。

责任编辑:蔡秀明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