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烨滢(后排中)和母亲(后排左一)与外公外婆(前排)的合影
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我的外公外婆、妈妈都是老师。”去年10月份,福州市评出首批105户“教育世家”,福州西峰小学音乐教师何烨滢一家成功获评。提起自己的家庭何烨滢十分自豪,对于她们一家来说,三代人坚守讲台,是朴实平凡但又光荣的选择。
9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州西峰小学。当记者见到何烨滢时,她的身边正围着许多学生叽叽喳喳地和她聊着天。
“我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喜欢亲近我。”今年是何烨滢参加工作的第10年。在孩子的眼中,何烨滢是一个亲和力十足又有趣的老师。在何烨滢的办公室抽屉里,珍藏着许多宝贝,这是小朋友们送给她的小卡片和一些画作。
2021年,当时还在福州屏西小学任教的何烨滢被临时被安排当班主任。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这是她第一次当班主任。更具挑战的是,她要面对的,是全年级出了名的“调皮班”。“当时心里确实没底,但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我觉得不能退缩。”面对挑战,何烨滢没有急着立规矩,而是先当起了“观察者”。她在课堂上留意每个小朋友的特点:谁的纪律最好,谁最积极在课堂上发言,谁有哪些小特长。慢慢地,孩子们开始主动围到她身边,把“小秘密”悄悄说给她听。
何烨滢带领学校合唱团参加比赛
昊昊(化名)之前一直班里有名的“小调皮”,上课讲话,破坏课堂纪律,下课喜欢在班级、走廊打闹,经常被同学“投诉”。为了摸清昊昊调皮背后的原因,何烨滢进行了家访。她了解到,昊昊的家人因为工作繁忙,常常缺乏对他的陪伴。昊昊经常会用调皮的方式,如大喊大叫,故意弄坏东西等等方式来吸引大人的注意。了解到背后的原因,何烨滢就决定通过对昊昊加强关注的方式来引导他。她利用课间,请昊昊来当自己的小帮手。有时候来办公室帮她整理作业本,有时候帮老师拿一下班级的东西。当上老师小帮手的昊昊“忙”起来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样。不仅上课也遵守纪律了,下课也能和同学们友好地一起相处一起玩,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何烨滢在课堂上
何烨滢还擅长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2022 年 "班班有歌声"比赛期间,她主动牺牲课余时间,带领同学们进行排练。从动作设计、节奏校准、情感表达,每个细节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当孩子们手捧第一名的奖状欢呼雀跃时,眼里闪烁的不仅是胜利的喜悦,更是对集体荣誉的深切认同。这场活动如同一剂黏合剂,让班级凝聚力在协作与拼搏中升华,也让"团结"二字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何烨滢的外公外婆都是教师。何烨滢的外公陆元斌在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实验室工作。何烨滢的外婆林惠琴1959年从福州幼师毕业后,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震惊的决定。她放弃留在福州工作的机会,响应祖国号召到三明山区,先后在尤溪和明溪任教。当地条件艰苦,教师缺乏。林惠琴在当地担任幼儿园、小学教师。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身犯胃下垂的她坚守讲台给学生们上课。为了劝返要辍学的学生,她忍着身体不适,踩着泥泞的山路多次上门劝导。
“当时我们家收到一封信,是我母亲曾经的学生辗转寄来的。当时这名学生已经考上了重点大学,他在信中感谢我母亲多次上门劝导,做通他家的思想工作,才让他得以继续学业,改变他的命运。”何烨滢的母亲陆江告诉记者,这封信对她的触动很大,也让她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
何烨滢的母亲陆江的工作照片
受母亲林惠琴的影响,陆江从小立志要当一名教师,报考时,她填的唯一的志愿就是幼教专业。陆江1988年入职福建医科大学幼儿园从教14年,后因幼儿园停办,转入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工作。“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上课时间我要求他们认真听讲,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围着我,有的坐在我的腿上,有的抱在我的怀里,他们把我当作最亲近的人。”回忆起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陆江觉得幸福而骄傲。前两年退休时,还有许多她曾经带过的学生特地赶来参加她的退休仪式,为她送上鲜花。这对于她来说,是教师生涯中最幸福而光荣的时刻。
2015年何烨滢刚成为一名教师时,全家都十分开心和支持她。外公外婆嘱咐她,要好好工作,担起教师这个职业的责任。母亲勉励她,要用真诚和爱心对待孩子们。从教十年,何烨滢也收获了许多成果:获评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演员;她带领的班级获得优秀中队等荣誉;她指导的学生参加鼓楼区少儿歌手大赛获得优秀奖,多次带领校合唱团参加鼓楼区合唱比赛获一、二等奖。
“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虽然有时候工作很辛苦,但也收获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信赖。”何烨滢说,未来她还将继续这份热爱,在三尺讲台上用爱与责任守护孩子们的成长。